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职业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从业者会不可避免地暴露在各种危险因素之中,这就是所谓的职业暴露。职业暴露可能会对从业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构成威胁,因此,了解职业暴露风险,并对特定行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监测至关重要。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其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暴露源的种类和性质,主要分为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在医疗机构内,最常见的是感染性职业暴露,它又可按传播途径细分为血源性暴露、呼吸道暴露、消化道暴露和接触暴露,根据暴露源的疾病种类还可分为 HIV 职业暴露、梅毒职业暴露、乙肝职业暴露等。例如,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就可能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尤其是在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等血源性传播疾病患儿逐渐增多的情况下,传染病护理人员在进行注射、采血、输血、各类标本采集等操作时,面临着锐器伤与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巨大风险。
不同行业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各具特点。医务人员作为直接与患者接触的群体,面临的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尤为突出。如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手术操作过程中,若操作不慎,很容易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从而接触到患者携带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据研究,每例被 HIV 阳性患儿针刺伤后,护理人员获得 HIV 的可能性高达 0.2% - 0.4%。化工行业从业者则主要面临化学性职业暴露风险。他们日常工作中频繁接触各类化学物质,像重金属、有机溶剂等。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中毒、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例如,长期接触苯等有机溶剂,可能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接触铅、汞等重金属,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损害。农业领域的劳动者,由于长期在户外劳作,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还面临着与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接触风险,以及被昆虫、动物咬伤导致感染的风险。比如,在喷洒农药时,若防护不当,农药可能通过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中毒症状;被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叮咬,可能感染莱姆病等疾病。
鉴于不同行业的职业暴露风险,对特定行业人群进行健康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健康监测,可以早期发现职业暴露对健康造成的损害,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例如,对于医务人员,定期进行体检,能够及时发现是否感染了通过职业暴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一旦发现感染,可立即进行规范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疾病对身体的损害。对于化工行业从业者,通过针对性的健康监测项目,如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检查,能够早期察觉化学物质对身体的潜在影响,调整工作环境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健康监测还能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政策。
不同行业的健康监测重点各有不同。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管理涵盖多个方面。体检方面,需要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例如,通过乙肝五项、丙肝抗体、HIV 抗体等检测,排查是否感染相关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胸部 X 光或 CT 检查,查看肺部是否有因职业暴露引发的病变。疫苗接种也十分关键,要求医务人员接种必要的疫苗,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以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要时刻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任何可能影响其健康和工作能力的疾病或症状,需及时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医疗机构也会定期监测工作环境,如空气质量、医疗器械消毒情况等,确保工作环境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没有负面影响。
化工行业从业者的健康监测同样需要全面且有针对性。呼吸系统检查必不可少,胸部 X 光或 CT 检查可用于查看肺部是否有病变,如尘肺等;肺功能检查则能评估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判断是否受到化学物质的影响。血液系统检查也至关重要,血常规用于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排查血液系统疾病;血生化检查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了解化学物质对身体代谢功能的损害。神经系统检查方面,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肌电图等,判断神经是否受损,因为许多化学物质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心血管系统检查,借助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确保心血管系统健康。此外,还需关注皮肤状况,观察皮肤是否有过敏、炎症、溃疡等异常,因为化工原料可能对皮肤造成直接刺激或过敏反应。
农业劳动者由于工作环境和接触物质的特殊性,健康监测重点也有所不同。除了常规的身体检查,应特别关注农药残留对身体的影响。可通过检测血液、尿液中的农药代谢产物,评估农药的暴露水平。对于被昆虫、动物咬伤的情况,要建立完善的报告和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咬伤后的症状发展,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例如,若被蜱虫咬伤,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警惕莱姆病等疾病的感染。同时,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骨骼肌肉系统的检查也不容忽视,通过 X 光、骨密度检测等手段,预防和发现因长期劳作导致的骨骼关节疾病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落实特定行业人群的健康监测工作,企业、政府和个人都需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全员工健康档案。政府应加强对职业卫生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职业卫生标准,督促企业落实职业防护和健康监测措施。对于违规企业,要依法予以严惩。个人则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加职业安全培训,提高防护技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避免锐器伤;化工行业从业者在接触化学物质时,要确保防护设备穿戴正确。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职业暴露对健康的影响。
职业暴露风险广泛存在于特定行业中,对从业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通过了解不同行业的职业暴露风险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监测重点,以及企业、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能够有效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保障从业者的身体健康,让他们能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工作。
(王利娟 河南省辉县市上八里镇卫生院 公共卫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