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压忽高忽低?调理肝肾让指标更平稳

2025-07-07 12:1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血压的稳定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这种血压波动不仅可能导致头晕、眼花、心慌等症状,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医认为,肝肾功能失调是导致血压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调理肝肾,可以有效稳定血压,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一、血压波动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

    血压在一天中会因生理节律而自然波动。通常,血压在清晨逐渐升高,下午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夜间睡眠时降至最低。这种节律性变化是正常的,但如果波动幅度较大,可能提示健康问题。

(二)情绪因素

    情绪波动,如焦虑、紧张、愤怒等,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血压波动会更加频繁。

(三)生活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高盐饮食、过度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也会导致血压波动。这些习惯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血管弹性,进而导致血压不稳定。

(四)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会导致血压波动。此外,肝肾功能失调也是导致血压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肝肾功能与血压的关系

(一)中医理论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肾主水液。肝肾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影响血压的稳定。例如,肝郁气滞会导致气机不畅,血行受阻,血压升高;肾精不足会导致肾虚水泛,影响水液代谢,血压波动。

(二)现代医学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肝脏和肾脏在调节血压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肝脏通过代谢和解毒功能,维持体内激素水平的平衡;肾脏通过调节水钠平衡和分泌肾素,维持血压的稳定。肝肾功能受损时,血压调节机制会受到影响,导致血压波动。

三、调理肝肾的方法

(一)中药调理

    中药在调理肝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辨证论治,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1.  疏肝解郁:适用于肝郁气滞型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胸闷、胁痛等。常用方剂为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作用。

2.  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阴虚型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等。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养阴降火的作用。

3.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亢型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面红耳赤、烦躁易怒等。常用方剂为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的作用。

(二)饮食调理

    合理的饮食对于调理肝肾、稳定血压非常重要。

1.  低盐饮食: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建议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2.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例如,芹菜、菠菜、苹果、香蕉等。

3.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类、瘦肉、豆类等,有助于维持肝脏和肾脏的健康。

4.  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这些食物会增加肝脏负担,影响血压调节。

(三)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调理肝肾、稳定血压同样重要。

1.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2.  适量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稳定血压。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肝脏负担,影响血压调节,应尽量避免。

4.  保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调节,建议每晚保证7 - 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四)中医非药物疗法

    除了中药调理,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按摩等也能有效调理肝肾,稳定血压。

1.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如太冲、肝俞、肾俞等,调节肝肾功能,稳定血压。

2.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肝俞、肾俞等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肝肾功能失调引起的症状。

四、总结

    血压忽高忽低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调理肝肾,可以有效稳定血压,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中医在调理肝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调整和非药物疗法,可以实现标本兼治,减少血压波动。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调理方法,并坚持治疗和管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冯克丽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