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经外科病人睡不好?不是“矫情”是“真难受”
“刚做完手术,怎么还总睡不着?”“白天蔫蔫的,晚上眼睛瞪得像铜铃,是不是故意折腾人?”在神经外科病房,家属常这样吐槽。但作为护士,得替病人说句公道话:他们不是不想睡,是真的睡不着——脑袋上的伤口疼、身上插着各种管子、监护仪“滴滴”响、护士半夜来测体温……换谁都睡不踏实。
神经外科病人(比如脑外伤、脑出血、脑瘤术后)的睡眠,简直是“闯关游戏”:一关是伤口疼、头疼,躺着不舒服;二关是药物影响,有些药会让人兴奋;三关是环境吵,病房不像家里安静;四关是心里慌,总琢磨“病啥时候好”。这几关叠在一起,能睡个囫囵觉才怪。
家属看着病人熬得眼圈发黑、精神差,急得团团转。其实不用慌,做好这几件事,就能帮病人“闯过睡眠关”,睡得香一点,恢复也能快一点。
二、先搞懂:病人为啥睡不着?找到原因才能“对症帮忙”
神经外科病人睡不好,原因五花八门,家属得先观察是哪种情况:
1. 身体疼:最常见的“失眠元凶”
开颅手术后,伤口疼、头疼像“戴了紧箍咒”;颈椎术后,脖子不敢动,躺久了腰酸背痛;腰椎术后,稍微翻身就扯着疼——疼得钻心,根本没法睡。这种情况,别硬扛着说“忍忍就过去了”。
2. 环境太吵:病房像“菜市场”
监护仪24小时“滴滴”叫,隔壁床家属说话大声,护士半夜来量血压、测血糖,走廊推车“轱辘轱辘”响——神经外科病人对声音特别敏感,一点动静就会惊醒。
3. 心里“装事儿”:越想越精神
“手术成功了吗?”“会不会留后遗症?”“医药费够不够?”这些念头像“小电影”在脑子里循环播放,越琢磨越睡不着。尤其是刚做完手术的前几天,病人心里没底,更容易胡思乱想。
4. 身体“不舒服”:躺着比站着累
身上插着尿管、引流管、输液管,翻身怕扯掉管子,憋尿又睡不着;有些人术后脑水肿,头胀得像“要炸开”;还有些人鼻子插着氧气管,呼吸不顺畅,怎么躺都别扭。
找到原因就好办了,家属可以“见招拆招”,帮病人解决这些麻烦。
三、家属能做的“助眠五件事”,简单又管用
不用学复杂的护理技巧,做好这五件事,就能帮病人改善睡眠:
第一件事:疼了别硬扛,及时叫医生护士
“疼得睡不着”时,家属别劝“忍忍吧,吃药不好”。神经外科的术后疼痛,靠“忍”根本没用,反而会让病人更烦躁、更难入睡。正确的做法是:
l 告诉护士“病人疼得睡不着,能不能用点止痛药?”;
l 帮病人调整舒服的姿势:比如开颅术后,头可以稍微垫高15-30度(减轻脑水肿),后背垫个软枕头;
l 轻轻按摩病人没受伤的部位(比如手脚、肩膀),别碰伤口,能稍微缓解紧张。
见过一个大爷,术后疼得一夜没合眼,家属总说“忍忍”,结果第二天血压飙升,反而影响恢复——该用止痛药时就得用,医生会控制剂量,不用担心“上瘾”。
第二件事:给病人“造个安静小环境”
病房环境吵,家属可以“主动出击”:
l 白天拉上窗帘(别全拉死,留条缝透点光),光线别太亮;
l 晚上关了大灯开床头灯(暖黄色的,别用惨白的灯);
l 家属说话轻一点,手机调静音,别在病房里大声打电话;
l 监护仪的声音可以请护士调小一点(不影响监测的前提下);
l 病人睡着后,家属轻手轻脚,别频繁进出病房。
有个家属特别用心,给病人准备了一副软耳塞(提前问过护士,医生说能用),晚上戴上,噪音小了一半,病人果然睡得沉了——小细节能帮大忙。
第三件事:帮病人“清空脑子”,别让胡思乱想
病人睡不着时,容易钻牛角尖。家属可以试试:
l 陪病人说说话,聊点轻松的(比如“等你好了,咱们回家吃你最爱吃的饺子”),别聊病情、费用这些烦心事;
l 让病人听点舒缓的音乐(轻音乐、白噪音,比如雨声、海浪声),手机调小音量,放枕头边;
病人老琢磨“睡不着怎么办”时,告诉他们“闭目养神也是休息,不一定非要睡着”,减轻心理负担。
记住:家属别比病人还焦虑,你一慌,病人更慌。你calm下来(改为“平静下来”),病人才能跟着放松。
第四件事:睡前“整理”管子,让病人躺得舒服
身上插满管子,怎么躺都别扭。家属可以在护士指导下,帮病人“理顺”管子:
l 输液管别绕在手上,顺着床沿放好,避免翻身时扯到;
l 引流管固定在床沿,高度别太低(按护士说的高度),别让管子打折;
l 尿管如果不舒服,告诉护士调整位置,别让病人憋着尿睡不着;
l 睡前帮病人擦把脸、洗洗脚(用温水,别太热),像在家里睡前洗漱一样,给身体“发信号”:该睡了。
这些小动作能让病人觉得“舒服点”,更容易入睡。
第五件事:白天“少睡点”,晚上才能“睡得香”
很多病人白天昏昏沉沉睡一天,晚上自然睡不着。家属得帮病人“调整作息”:
l 白天别拉全窗帘,让病人知道“是白天”;
l 上午、下午各陪病人坐一会儿(别太累),聊聊天、看看窗外;
l 中午可以睡1小时,但别超过2小时,不然晚上该失眠了;
l 下午3点后别让病人睡觉,哪怕闭目养神也行。
就像倒时差一样,慢慢帮病人把“黑白颠倒”的作息调过来。
四、这些“帮倒忙”的事,家属千万别做
好心可能办坏事,这些做法看似在帮病人,其实会让他们更难入睡:
1. 别硬劝“睡不着也躺着”
病人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家属总说“别动,躺着才能养好病”。其实躺着不动更难受,不如让病人在病房里慢慢走两步(医生说能下床的话),累了反而容易睡。
2. 别给病人“灌补品”
“睡不着?喝点人参汤补补!”大错特错!人参、黄芪这些补品可能让病人兴奋,更睡不着。术后饮食清淡为主,别乱加“补品”。
3. 别在病人面前“唉声叹气”
家属一着急就念叨“这可怎么办啊”“啥时候是个头啊”,病人听了心里更慌,更难入睡。再担心也得在病人面前稳住,背后再和医生护士沟通。
4. 别频繁“叫醒病人”
“喝点水不?”“吃口水果不?”“要不要翻身?”——病人刚有点睡意就被打断,很难再睡着。晚上没特殊情况,别老叫醒病人,让他们自然睡。
五、病人出现这些情况,得告诉医生护士
如果病人出现这些问题,光靠家属帮忙不够,得请医生护士处理:
l 连续3天以上几乎睡不着,白天精神差、烦躁、说胡话;
l 吃了医生开的助眠药还是睡不着;
l 睡不着的同时,头疼加重、恶心呕吐、血压升高;
l 出现幻觉(说看到不存在的东西)、胡言乱语。
这些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信号,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比如用点温和的助眠药、调整止痛药),别自己扛着。
总结:家属的“耐心陪伴”,比任何助眠药都管用
神经外科病人睡不好,是术后恢复的“必经关”。家属不用太焦虑,做好“帮病人止疼、造安静环境、陪病人聊天、调作息”这几件事,就能帮他们慢慢改善睡眠。
其实对病人来说,家属在身边安安静静陪着,递口水、盖盖被,比说多少安慰话都管用。睡眠好了,身体恢复得快,才能早点出院回家——这才是家属和病人共同的目标。
(杜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