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糖忽高忽低?糖尿病患者居家监测与饮食全攻略

2025-02-17 20:4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就像是一个难以捉摸的 “调皮鬼”,时而飙升,时而骤降,让人提心吊胆。血糖的剧烈波动不仅会带来头晕、乏力、心慌等不适症状,还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血糖忽高忽低?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通过居家监测和饮食调控,让血糖保持稳定呢? 

一、血糖忽高忽低的 “幕后黑手” 
1、饮食因素:饮食不当是导致血糖波动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例如,一顿饭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像白米饭、白面包、甜品等,这些食物在体内会迅速被分解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快速升高;而过度节食或进食不规律,又会使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引发低血糖。此外,饮酒也会对血糖产生不良影响,酒精会抑制肝脏的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导致血糖在饮酒后数小时内突然下降。 

2、运动因素:运动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但如果运动不当,也会引起血糖波动。突然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身体会应激性地分泌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导致血糖短暂升高;而长时间、过量运动,则可能使身体消耗过多的葡萄糖,引发低血糖。另外,空腹运动或者在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期运动,都大大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3、药物与胰岛素因素:药物剂量不准确、漏服或错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注射剂量不当、注射部位选择不合理等,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例如,胰岛素注射部位吸收速度不同,腹部吸收最快,手臂、大腿和臀部相对较慢,如果不注意轮换注射部位,就可能导致血糖不稳定。 

4、情绪与睡眠因素:情绪波动和睡眠质量也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应激状态时,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这些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调节能力下降。 

5、疾病与其他因素:感冒、发烧、感染等疾病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此外,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季节变化等,也可能对血糖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精准监测:居家掌握血糖动态 
1、血糖仪的选择与使用:选择一款准确、易用的血糖仪至关重要。建议选择经过国际认证、口碑良好的品牌,并注意血糖仪的操作是否简便,试纸是否容易购买且保质期长。使用血糖仪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采血部位清洁,采血时不要过度挤压手指,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影响检测结果。一般来说,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包括空腹血糖(至少 8 小时未进食后的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 2 小时后的血糖)、睡前血糖、夜间血糖(凌晨 2 - 3 点的血糖)等,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合理安排监测时间。 

2、动态血糖监测(CGM):对于血糖波动较大、难以控制的患者,动态血糖监测是一种更全面、精准的监测方式。CGM 通过植入皮下的传感器,连续监测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能够提供 24 小时的血糖变化曲线,帮助患者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事件,尤其是夜间低血糖和餐后高血糖,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 

3、记录与分析:每次监测完血糖后,要认真记录血糖数值、监测时间、饮食、运动、用药等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患者可以逐渐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规律,发现导致血糖波动的因素,为调整饮食、运动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在也有很多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帮助患者方便地记录和分析血糖数据,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使用。 

三、科学饮食:平稳血糖的基石 
1、控制总热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计算出每天所需的总热量,并合理分配到三餐中。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 50% - 65%,蛋白质占 15% - 20%,脂肪占 20% - 30%。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适当减少总热量的摄入,以达到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2、选择合适的碳水化合物:并非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会使血糖快速升高,患者应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糙米、荞麦、豆类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使血糖上升较为平稳。同时,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每餐主食量不宜过多,一般女性每餐主食量控制在 1 - 1.5 两,男性控制在 1.5 - 2 两左右。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具有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血糖的作用。患者应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芹菜、黄瓜等,每天蔬菜摄入量不少于 500 克;也可以适量食用一些水果,选择低 GI 的水果,如苹果、蓝莓、柚子、草莓等,但要注意在两餐之间食用,避免餐后立即吃水果导致血糖升高,且每天水果摄入量不宜超过 200 克。 

4、优质蛋白质的选择: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糖尿病患者应保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鸡肉、鱼肉、牛肉等)、蛋类、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等。一般来说,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摄入蛋白质 0.8 - 1.2 克,对于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 

5、合理安排进餐时间与方式: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将三餐分为五到六餐,这样既能保证身体的能量供应,又能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血糖升高。进餐时要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消化食物,也能增加饱腹感,防止进食过量。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搭配,每餐尽量包含主食、蔬菜、蛋白质类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刘人和 郑州市棉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普通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