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关节?

2024-06-03 14: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若关节保护不当,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日常生活中的关节保护不仅能减轻疼痛、延缓病变进展,还能维持关节功能、提高自理能力。以下从日常活动、姿势矫正、运动锻炼、环境调整等方面,详细介绍具体的保护措施。

一、掌握正确的日常活动方式:减少关节负荷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尤其是手、腕、膝、踝等)在炎症状态下较为脆弱,过度负重或不当用力会加重损伤,因此需掌握“省力原则”,避免关节过度使用。

1.避免关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长时间站立、久坐或低头时,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会处于紧张状态,加重关节负担。建议每30-40分钟变换一次姿势,如站立者可坐下休息片刻,久坐者可起身活动四肢,低头看手机或看书时,每隔20分钟抬头放松颈部。

-做家务时,避免长时间弯腰拖地、擦地,可将拖把杆加长,或采用坐姿完成;洗菜、洗碗时,可在水池下方放置小板凳,单脚踩凳减少腰部和膝关节的压力。

2.减少关节负重

-手提重物时,尽量用手臂和肘部发力,而非仅靠手指或腕部,例如用手掌托举重物而非捏握,使用带轮子的购物袋或推车代替手提袋,避免单手提重物(如买菜时分装到两个袋子,双手分摊重量)。

-上下楼梯时,若膝关节受累,应放慢速度,一步一个台阶,避免蹦跳或跨越台阶,必要时借助扶手借力,减少膝关节的承重。

-肥胖患者需积极控制体重(BMI建议维持在18.5-23.9),体重每增加1公斤,膝关节在行走时的压力会增加3-5公斤,减重能显著减轻下肢关节负担。

3.借助辅助工具省力

-日常生活中可使用一些辅助器具减少关节用力,如拧瓶盖时用橡胶垫增加摩擦力,开门时使用杠杆式门把手代替球形把手,穿脱衣物时用长柄鞋拔子、穿衣辅助杆,洗漱时用带吸盘的刷子固定在墙上,避免弯腰或抬手过度。

-关节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手杖、助行器等,帮助分担下肢关节压力,但需注意正确使用(如手杖应握在健侧手,与患肢同步移动),避免依赖过久导致肌肉萎缩。

二、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关节畸形加重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若长期姿势不良,会加速关节畸形(如手指弯曲、膝关节内翻或外翻、脊柱侧弯等),因此需时刻注意保持关节的自然中立位。

1.手部姿势保护

-手指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受累的部位,应避免长时间握拳、手指弯曲(如长时间玩手机、织毛衣),休息时尽量让手指伸直,掌心向上或自然放松。

-提物时用手掌而非指尖,搬重物时用手臂和前臂发力,避免用手指勾拉物品(如提购物袋时用手臂挎着而非手指拎着)。

-避免长时间用同一手指点击屏幕或键盘,可交替使用不同手指,或使用语音输入减少手指活动。

2.脊柱与颈部姿势

-站立时保持挺胸收腹,双肩自然下垂,避免含胸驼背;坐着时腰部挺直,可在椅背上放一个小靠垫支撑腰部,膝盖与髋关节保持同一水平,双脚平踩地面,避免跷二郎腿(会导致髋关节和膝关节受力不均)。

-低头看手机或电脑时,尽量将屏幕抬高至视线水平(如用手机支架),避免长时间低头(低头60度时,颈椎承受的压力相当于头顶着5公斤重物),每小时做一次颈部后仰动作,放松颈部肌肉。

3.下肢关节姿势

-膝关节受累者,避免长时间蹲跪(如蹲厕所、擦地),尽量使用坐便器;坐着时不要将腿伸直并交叉,以免加重膝关节畸形。

-踝关节受累者,穿鞋时选择带魔术贴的平底鞋(避免系鞋带),鞋底有一定弹性但不过硬,避免穿高跟鞋或尖头鞋,防止踝关节受压变形。

三、科学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保护关节稳定性

很多患者因关节疼痛不敢运动,实则长期不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反而加重功能障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运动需遵循“适度、温和、不加重疼痛”的原则,以增强肌肉力量、维持关节活动度为目标。

1.关节活动度训练

-每天进行关节的主动或被动活动,预防关节僵硬,如手指可做握拳-伸展、拇指对掌动作,腕关节做屈伸、旋转动作,膝关节做坐位抬腿、站立屈膝动作,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宜。

-活动时间选择在关节疼痛较轻时(如早晨起床后或服药后),活动前可先热敷关节5-10分钟,增加关节灵活性。若活动后关节疼痛持续超过1小时,说明活动量过大,需减少强度或次数。

2.肌肉力量训练

-肌肉是关节的“保护垫”,增强肌肉力量能减轻关节负担,如手部可握弹力球(选择阻力较小的)训练握力,下肢可做直腿抬高(仰卧时腿伸直抬高至30度,保持5秒后放下)训练股四头肌,背部可做靠墙站立(后脑勺、肩胛骨、臀部贴墙)训练腰背肌。

-力量训练以“小负荷、多次数”为原则,避免负重过大(如举重物),每次训练后肌肉有轻微酸胀感即可,不要追求“练到累”。

3.有氧运动

-选择低冲击性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自由泳、仰泳为宜,避免蛙泳的蹬腿动作)、骑自行车(可调整座椅高度,避免膝关节过度弯曲),每次运动20-30分钟,每周3-5次,既能改善心肺功能,又不会加重关节损伤。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打球)和负重运动(如爬山、爬楼梯),这些运动对关节冲击力大,可能加重炎症和损伤。

四、环境与生活习惯调整:减少关节刺激因素

1.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对寒冷敏感,低温会导致关节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疼痛和僵硬。因此,冬季要注意关节保暖,佩戴护腕、护膝、护腰等保暖用品,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房(温度不低于26℃),接触冷水时戴手套。

2.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急性发作期(关节明显红肿热痛时)以休息为主,减少关节活动,必要时卧床休息,将受累关节抬高(如手部垫枕头),减轻肿胀;缓解期则应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长期卧床。

-保证充足睡眠(每天7-8小时),睡眠时身体会分泌抗炎物质,有助于减轻关节炎症,睡眠姿势以仰卧或侧卧为宜,避免俯卧压迫关节。

3.避免关节受伤

-关节受伤(如扭伤、挫伤)会诱发或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摔倒(尤其是老年患者,可在家中安装扶手、防滑垫),搬重物时量力而行,避免突然用力或关节过度扭曲。

-若关节出现明显肿胀、发热,应及时休息并冷敷(急性炎症期),不要强行活动,必要时就医调整药物。

五、饮食辅助:减少炎症,保护关节

虽然饮食不能直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但合理饮食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辅助关节保护:

-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核桃),Omega-3能抑制炎症介质生成,减轻关节炎症;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西兰花、菠菜、蓝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减少自由基对关节的损伤;

-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如甜点、油炸食品),这些食物可能加重体内炎症反应;

-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制品),为肌肉修复提供原料,维持肌肉力量。

结语:长期坚持,才能守护关节功能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正确的活动方式、姿势矫正、科学运动和生活习惯调整,不仅能减轻疼痛、延缓关节畸形,更能帮助患者维持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记住,即使关节有轻微损伤,通过合理保护也能最大限度保留功能,切勿因恐惧疼痛而放弃运动,也不要因忽视保护而加速病变——科学守护,才能让关节更“耐用”。

(赵海燕 河南省沈丘县北杨集乡中心卫生院 内科/全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