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哪些环境因素可能诱发小儿呼吸道过敏或哮喘?日常如何规避?

2025-07-14 13:0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小儿呼吸道过敏和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环境因素在其发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免疫系统尚未成熟的婴幼儿,接触某些环境诱因后,容易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喘息等症状。了解这些潜在的环境 “过敏原”,并采取科学的规避措施,能有效降低疾病发作风险。​

常见的环境诱发因素​

小儿呼吸道黏膜娇嫩,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以下几类环境因素最易引发过敏或哮喘:​

尘螨及宠物过敏原是室内最主要的诱因。尘螨多寄生在床垫、枕头、毛绒玩具中,其排泄物和尸体含有致敏蛋白,被吸入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猫、狗等宠物的皮屑、唾液和尿液中含有的过敏原,可在室内存活数月,即使宠物离开后仍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研究显示,约 30% 的哮喘儿童对尘螨过敏,宠物过敏的比例则达 20%。​

空气污染与烟雾也会显著增加发病风险。室外的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会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室内的二手烟、厨房油烟(尤其是煎炸产生的油烟),同样会诱发气道痉挛。冬季燃煤取暖产生的颗粒物,更是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

气候与湿度变化易刺激呼吸道。气温骤降时,冷空气会使气道平滑肌收缩,引发咳嗽和喘息;室内湿度过高(超过 60%)会促进霉菌滋生,过低(低于 30%)则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两者都可能诱发过敏。此外,雷雨天气后空气中花粉浓度升高,也可能引发 “雷雨性哮喘”。​

刺激性气味与化学物质同样不容忽视。新装修房屋中的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会刺激呼吸道;杀虫剂、空气清新剂、香水等含有的化学物质,可能直接诱发气道高反应。甚至某些羽绒或化纤材质的衣物、被褥,也可能因纤维脱落引发过敏。​

日常规避的实用方法​

针对上述诱因,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为孩子营造安全的呼吸环境:​

控制室内过敏原浓度是核心措施。每周用 55℃以上的热水清洗床单、被套,阳光暴晒床垫和枕头,能有效杀灭尘螨;减少毛绒玩具数量,避免在孩子卧室放置地毯和布艺沙发。若饲养宠物,需每周用吸尘器清洁地面,不让宠物进入孩子卧室,过敏严重者建议暂时寄养宠物。​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需多管齐下。安装新风系统或空气净化器(选择 HEPA 滤网),定期开窗通风(雾霾天除外);家长严格戒烟,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和三手烟(残留于衣物、家具上的烟味);厨房安装高效油烟机,减少煎炸烹饪,做饭时让孩子远离厨房。​

调节环境温湿度以减少刺激。冬季使用加湿器时,将湿度控制在 40%-50%,每天换水并定期消毒;夏季使用空调时,温度不低于 26℃,避免冷风直吹孩子。外出时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雾霾或花粉浓度高的天气,给孩子佩戴 N95 口罩。​

减少化学物质接触需注重细节。新装修房屋需通风 6 个月以上再入住,入住前进行甲醛检测;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选择婴儿专用的无香洗涤用品;孩子的衣物、被褥优先选择纯棉材质,新衣物需清洗后再穿。​

特殊场景的防护要点​

在户外活动时,春秋季花粉高发期(树木花粉多在 3-5 月,杂草花粉多在 8-10 月),尽量避免带孩子在早晨花粉浓度高时外出,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洗脸漱口。去公共场所时,避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区域,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若孩子已确诊过敏或哮喘,家长需记录 “过敏日记”,追踪诱发症状的环境因素,定期清洁孩子的玩具和学习用品。同时,保持室内简洁,减少不必要的装饰,避免灰尘堆积。​

总之,小儿呼吸道过敏和哮喘的环境诱因可防可控。通过科学规避过敏原、改善居家环境,结合规律用药和定期随访,能显著降低疾病发作频率,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当孩子出现反复咳嗽、喘息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明确过敏原,制定个性化的防护方案。​

(张晓莉 濮阳市中医医院 儿科 主管护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