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急性心梗急救全流程:胸痛中心建设与患者生存率提升

2025-05-23 14:3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急重症,我国每年新发心梗患者约50万人。掌握科学急救流程、依托高效医疗体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核心。

一、胸痛特征与危险信号

心梗典型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常伴冷汗、恶心、呼吸困难。需警惕非典型症状: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或意识模糊,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心梗。若出现持续牙痛、左肩放射痛或上腹部剧痛,需立即联想到心梗可能。

二、急救启动:患者自救与家属应对

发现疑似心梗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平卧,避免情绪激动。若家中有硝酸甘油,可舌下含服1片(低血压者慎用);无禁忌证者可嚼服300mg阿司匹林。家属需第一时间拨打120,准确告知患者症状、年龄及既往病史,避免自行驾车送医。

三、胸痛中心:院前院内衔接的生命通道

胸痛中心通过整合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资源,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救治模式。救护车配备12导联心电图机,可实时传输数据至医院,确诊STEMI(ST段抬高型心梗)后立即启动导管室。数据显示,通过胸痛中心救治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导丝通过时间(D2W)可缩短至90分钟以内。

四、再灌注治疗:时间窗与方案选择

发病12小时内是再灌注治疗的黄金期。对于STEMI患者,首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需在90分钟内完成血管开通;无PCI条件的基层医院,可在发病3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成功后2-24小时内需转诊至上级医院补做冠脉造影。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则需根据GRACE评分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五、介入治疗全流程解析

PCI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注入造影剂明确病变部位后,用球囊扩张狭窄血管并植入支架。术后需持续心电监护48小时,规范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替格瑞洛)12个月以上。

六、康复管理:降低复发风险的关键

出院后需坚持“ABCDE”综合管理:A(抗血小板、ACEI/ARB)、B(β受体阻滞剂、血压控制)、C(戒烟、降胆固醇)、D(饮食控制、糖尿病管理)、E(运动康复、教育)。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定期进行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心肺功能。

七、胸痛中心建设的核心价值

全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通过标准化流程,将心梗患者死亡率从5%降至3%以下。急性心梗救治是场与时间的赛跑,需要患者、家属、医疗团队三方高效协作。通过普及急救知识、完善胸痛中心建设、强化术后管理,我们正在构建从发病到康复的全周期防护网,为更多患者争取生存机会与生活质量。

(王新亮 郑州颐和医院 心内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