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电图检查是评估大脑功能的重要无创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癫痫、睡眠障碍、神经发育评估等临床场景。与成人检查不同,儿童脑电图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和配合度,以下将详细介绍检查前后的各项注意事项,帮助家长和孩子做好充分准备。
一、检查前的必要准备
头皮清洁 是脑电图检查的基础环节。检查前一天应使用普通洗发水为孩子彻底洗头,特别注意不要使用护发素、发胶、发蜡等护发产品,这些产品含有的油脂和化学成分会显著影响电极导电性。对于婴幼儿,家长还需检查头皮是否有湿疹或破损,如有异常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药物管理 需要特别谨慎。如果孩子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除非医生特别嘱咐,否则不应擅自停药,以免诱发癫痫发作。但镇静类药物、神经兴奋剂等可能干扰检查结果的药物,通常需要在检查前24-48小时暂停使用,具体需遵医嘱。北京儿童医院数据显示,约15%的脑电图结果异常与药物干扰有关。
饮食与睡眠 管理同样关键。检查前孩子应适量进食,避免空腹导致的低血糖影响检查结果,但也不要过饱。对于需要睡眠脑电图的孩子,检查前一晚应适当减少睡眠时间(婴幼儿减少1-2小时,学龄儿童减少2-3小时),这样更容易在检查时自然入睡。上海新华医院统计表明,睡眠剥夺可提高癫痫样放电检出率约30%。
心理准备 不容忽视。家长应使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检查过程,可以比喻为"给大脑戴一顶特殊的帽子做游戏"。准备孩子喜欢的安抚玩具或绘本,减少焦虑情绪。临床观察显示,充分心理准备可使幼儿配合度提高50%以上。
二、检查当天的实用建议
衣物选择 有讲究。应为孩子准备纯棉宽松衣物,避免化纤材质产生静电干扰。连体衣或开衫更方便电极安置。冬季检查时,可携带薄外套以防着凉。
时间安排 要合理。婴幼儿最好安排在平时小睡的时间段检查。对于需要剥夺睡眠的孩子,可在来院途中保持清醒,但要注意交通安全。
物品准备 方面,除了常规就诊卡、病历资料外,建议携带:
孩子喜欢的玩具或绘本(避免电子设备)
小毛巾和备用衣物
奶瓶或小零食(检查后食用)
既往脑电图报告(如有)
药物镇静 是最后选择。大多数3岁以上儿童可通过心理疏导配合检查,对确实不能配合的幼儿,医生可能会使用水合氯醛等镇静剂。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数据显示,约8%的5岁以下儿童需要药物辅助完成检查。
三、检查过程中的配合要点
电极安置 阶段需要孩子保持相对安静。技术人员会根据国际10-20系统在头皮上放置16-25个电极,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0-15分钟。家长可以握住孩子的手或讲故事分散注意力。
正式记录 时要求更为严格:
常规脑电图记录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
睡眠脑电图需要记录完整睡眠周期(约60-90分钟)
视频脑电图监测可能需要4-24小时不等
特殊试验 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
闪光刺激(评估光敏感性癫痫)
过度换气(3岁以上儿童,以18-20次/分频率深呼吸3分钟)
睡眠诱发(提高癫痫样放电检出率)
家长角色 至关重要。检查过程中,家长应:
保持冷静,避免传递焦虑情绪
协助固定孩子头部,但不要过度约束
观察并记录任何异常动作或表情
及时向技术人员反馈孩子需求
四、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电极移除 后,可用婴儿油或温水轻柔清除残留导电膏。如使用胶布固定,移除时可能会引起轻微不适,可事先准备无刺激的润肤霜。
观察反应 特别重要。如使用镇静药物,需等待孩子完全清醒后再离开医院。约5%的儿童可能出现短暂头皮发红或瘙痒,通常2-3小时内自行缓解。
报告解读 需要专业判断。脑电图结果应由儿科神经专科医生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家长应注意:
单一脑电图异常不一定代表疾病
约5-10%健康儿童可能出现非特异性异常
脑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癫痫(如部分性发作漏诊率达30%)
后续计划 应根据医生建议制定。对于癫痫患儿,发作控制良好者可每6-12个月复查;仍有发作或调整药物者需3-6个月复查。北京天坛医院随访数据显示,定期脑电图监测可使癫痫治疗有效率提升25%。
儿童脑电图是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充分准备和良好配合可获得更准确的结果。随着技术进步,便携式家庭脑电图设备也逐渐应用于临床,为儿童神经疾病诊断提供更多便利。家长如有任何疑问,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共同守护孩子大脑健康。
(张雪莲 郑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电生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