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孩子肚子疼,超声能查出“肠套叠”吗?

2023-10-19 14: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孩子肚子疼是家长们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而肠套叠是导致儿童急性腹痛的常见急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在众多检查方式中,超声检查常被提及,那么它到底能不能查出肠套叠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肠套叠。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另一段肠管内,就像望远镜的一节套入另一节一样。这种情况在婴幼儿中较为多见,尤其是 4 - 10 个月的婴儿。发病时,孩子通常会出现突发性的阵发性腹痛,表现为哭闹不安、屈膝缩腹,每次疼痛持续数分钟后会暂时缓解,但间隔一段时间后又会再次发作。同时,可能还伴有呕吐、果酱样便(大便带血)等症状。如果能在早期及时发现并治疗,大多数孩子可以通过非手术方式治愈;但如果延误诊治,可能会导致肠管坏死、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接下来,说说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通过探头向人体内部发射超声波,再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实时的图像,以此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它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可重复进行等优点,在儿科检查中应用广泛。

那么,超声能查出肠套叠吗?答案是肯定的。对于肠套叠,超声检查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在超声图像上,肠套叠会呈现出特征性的表现,典型的图像被称为 “同心圆征” 或 “靶环征”。这是因为套入的肠管和外层的肠管形成了多层的环状结构,在超声下显示为中心为高回声(肠黏膜及内容物),周围环绕着低回声(肠壁肌层),再外层又有高回声(肠壁浆膜及周围组织)的同心圆样改变。此外,还可能观察到 “套筒征”,即纵切面显示为多层平行的条状回声,类似套筒的结构。

超声检查不仅能发现肠套叠,还能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肠套叠的位置、大小、套入的深度以及肠管的血运情况等。通过观察肠壁的血流信号,可以判断肠管是否存在缺血、坏死的风险,这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超声显示肠壁血流丰富,说明肠管血运较好,可能更适合进行空气灌肠等非手术复位治疗;如果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则提示肠管可能已经出现缺血、坏死,此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不过,超声检查也并非完美无缺,其诊断结果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的哭闹不配合会导致探头无法稳定地接触检查部位,影响图像的清晰度;肠管内的气体较多也可能干扰超声的穿透,从而影响对病变的观察。此外,检查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也很重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肠套叠的特征性图像,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在临床上,当孩子出现疑似肠套叠的症状时,医生通常会首先选择超声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如果超声检查发现了典型的肠套叠征象,结合孩子的临床症状,就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与其他检查方式相比,超声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X 线检查虽然也可用于肠套叠的诊断,但具有辐射性,对于婴幼儿来说不太适宜;CT 检查同样有辐射,且费用相对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的检查方式。而超声检查则避免了这些缺点,更适合儿童。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式来进一步明确诊断或评估病情。比如,空气灌肠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肠套叠,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复位治疗。但空气灌肠属于有创检查,且存在一定的风险,通常是在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需要来选择是否进行。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肚子疼的孩子都是肠套叠,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也会导致孩子腹痛,如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肠痉挛等。超声检查在排除这些疾病方面也能发挥作用,它可以观察到胃肠道的胀气、积液情况,阑尾的形态、大小,腹腔内是否有积液等,帮助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家长们在带孩子进行超声检查时,也需要做好一些配合工作。检查前,要尽量安抚好孩子的情绪,避免孩子过度哭闹影响检查。如果孩子肠管内气体较多,医生可能会建议孩子适当活动或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检查,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综上所述,当孩子肚子疼怀疑是肠套叠时,超声检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它能够较为准确地查出肠套叠,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但家长们也要知道,超声检查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医生会结合孩子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一旦孩子出现疑似肠套叠的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便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刘艳辉 武陟县人民医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