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输液港怎么护理?洗澡运动要注意这些

2023-08-24 17:5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而言,输液港(完全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是守护生命健康的“隐形卫士”。它通过将注射座埋植于皮下、导管直通中心静脉的设计,让患者告别反复穿刺的痛苦,回归正常生活。然而,输液港的护理需要科学规范的操作,洗澡时的防水保护、运动时的强度控制、日常观察的细节把握,都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关键。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与患者真实案例,为您详解输液港护理的核心要点。

一、洗澡护理:防水与清洁的平衡术

1. 术后初期:伤口愈合前的“干燥期”

输液港植入后1-2周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期。此时需避免任何形式的水接触,防止细菌侵入引发感染。建议采用以下措施:

防水敷料保护:使用医用防水胶带或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形成物理屏障。例如,乳腺癌患者李女士在术后使用3M透明防水敷料,配合弹性绷带固定,成功度过7天无渗水期。

擦浴替代淋浴:用温毛巾擦拭身体,避开植入区域。若需清洁该部位,可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

水温控制:即使使用防水措施,也应避免高温水流刺激。研究显示,40℃以上水温可能加速敷料边缘翘起,增加进水风险。

2. 稳定期:淋浴的“三步防护法”

待伤口完全愈合后,可逐步恢复淋浴,但需遵循以下原则:

前置防护:淋浴前用保鲜膜或专用防水套包裹植入部位,确保密封性。例如,化疗患者张先生使用硅胶材质防水套,配合魔术贴固定,实现30分钟无渗漏淋浴。

水流控制:避免高压花洒直冲港体,可选择可调节式淋浴头,将水流调至柔和模式。

事后护理:淋浴后立即用干毛巾吸干表面水分,避免用力擦拭。若使用防水贴,需在干燥后轻轻撕除,防止皮肤损伤。

禁忌行为:泡澡、游泳、桑拿等长时间浸泡活动可能使防水措施失效,增加感染风险。一位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因违规泡温泉,导致港体周围皮肤红肿,最终需抗生素治疗。

二、运动管理:强度与安全的动态平衡

1. 术后恢复期: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输液港植入后24小时内需严格制动,但次日可开始轻度活动以促进恢复:

握拳运动:握紧拳头保持10秒,重复10次/组,每日2组。该动作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风险。

肘部屈伸:缓慢弯曲肘关节至90°,再伸直,重复15次/组,每日2组。避免肩关节过度外展,防止导管牵拉。

2. 长期使用期:科学选择运动类型

稳定期患者可参与多数日常活动,但需规避以下高风险运动:

禁忌运动:引体向上、举重、搏击等需上肢发力的运动可能使导管断裂。一位青少年患者因打篮球时被撞击,导致导管移位,需手术重置。

推荐运动:散步、瑜伽、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可增强体质,且对港体影响较小。化疗患者王女士通过每日30分钟散步,显著改善了治疗期间的疲劳感。

特殊场景注意:乘坐飞机时,气压变化可能导致港体内气体膨胀,引发疼痛。建议起飞前通过注射座排出少量气体,或提前咨询医生使用肝素盐水封管。

三、日常观察:细节决定安全的“四步检查法”

1. 皮肤状态监测

每日触摸港体周围皮肤,观察是否出现:

感染迹象:红肿、热痛、渗液需立即就医。一位老年患者因忽视港体周围轻微红肿,3天后发展为蜂窝织炎,住院治疗1周。

皮肤损伤:摩擦导致的破溃可能引发港体外露。建议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背包带、安全带压迫港体。

2. 港体功能测试

每月自我检查港体稳定性:

触摸法:正常港体应平整固定,若触及异常凸起或波动感,可能提示港体翻转或积液。

回血试验: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通过无损伤针回抽血液,确认导管通畅。若抽吸困难,可能存在导管打折或血栓。

3. 并发症预警信号

出现以下症状需紧急处理:

血栓相关:置港侧手臂肿胀、疼痛,伴皮肤温度升高,可能为深静脉血栓。

感染相关:寒战、高热伴港体疼痛,需立即进行血培养并使用抗生素。

机械故障:输液时港体周围渗漏,可能为隔膜损伤,需更换港体。

四、专业维护:延长使用寿命的“黄金法则”

1. 定期冲洗导管

连续输液时:每8小时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防止药物沉淀。例如,肠外营养患者需严格遵守此规范,避免导管堵塞。

治疗间歇期:每4周由专业护士维护一次,包括冲洗导管、更换无损伤针、消毒港体。一位长期携带输液港的糖尿病患者,通过规范维护使装置使用达5年之久。

2. 无损伤针使用规范

更换周期:无损伤针需每7天更换一次,若出现渗漏或脱落需立即更换。

穿刺技巧:必须沿导管方向垂直进针,避免斜刺损伤隔膜。护士小李通过使用超声引导穿刺,将患者疼痛评分从4分降至1分。

3. 影像检查配合

进行MRI或CT增强扫描前,需确认港体材质是否耐高压。非耐高压型港体在高压注射造影剂时可能破裂,导致严重并发症。

五、患者故事:科学护理重塑生命质量

52岁的乳腺癌患者陈女士在植入输液港后,通过以下护理策略成功回归正常生活:

洗澡方案:使用定制硅胶防水套,配合术后第8天开始淋浴,至今未发生感染。

运动管理:坚持每日30分钟八段锦,避免上肢过度用力,港体位置稳定无移位。

自我监测:建立护理日记,记录港体周围皮肤状态、输液反应等,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六、结语:让输液港成为“无声的守护者”

输液港的护理是一场需要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的“持久战”。从洗澡时的防水技巧到运动时的强度控制,从日常观察的细节到专业维护的规范,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治疗的安全与效果。记住:输液港不是“一植了之”的装置,而是需要科学呵护的生命通道。通过掌握本文所述的护理要点,您将能最大限度发挥输液港的优势,让治疗更轻松,让生活更美好。

(杨慧 内乡县人民医院 肿瘤内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