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流感是秋冬季节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于症状相似,许多人常将两者混淆。然而,它们的病原体、症状严重程度及潜在风险存在显著差异。正确区分二者,不仅有助于对症处理,还能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滥用或延误重症治疗。本文将从症状差异、高危人群识别及科学应对措施三个方面展开,为公众提供实用指导。
从病原体来看,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而其传播方式中,空气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传播也很重要 ——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会携带病毒,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同时,病毒也会污染手、毛巾、门把手等物品,他人接触后再触碰口鼻,同样可能引发感染。这种病原体与传播特点,决定了普通感冒的症状表现。普通感冒通常以鼻咽部局部症状为主,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能伴有喉咙干痒或轻微疼痛。症状往往循序渐进,初期以不适感为主,1-2 天后鼻部症状加重,但较少引发全身性反应。体温可能正常或出现低热(一般低于 38℃),儿童发热概率略高于成人。病程通常为 5-7 天,咳嗽可能持续较久,但整体不影响日常活动。
流感则由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导致,其传播同样依赖空气飞沫与接触传播,且由于病毒传染性更强,在人群密集场所更易快速扩散 —— 患者咳嗽、打喷嚏释放的飞沫中病毒浓度高,短时间内即可感染周围人;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触碰黏膜,也会增加患病风险。这种病原体特性使得流感症状与普通感冒有明显不同。流感往往起病急骤,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显著症状,全身反应尤为突出,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 39-40℃),且发热持续 3-5 天;同时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尤其是四肢和腰背肌肉)、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部分患者还会有寒战、畏寒。相比之下,鼻咽部的局部症状如咳嗽、流涕、咽痛等较为轻微。病程一般为 7-10 天,部分患者恢复时间更长,因全身症状明显,会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相比之下,流感症状具有"急、重、广"三大特征。患者常在感染后数小时内突发高热(39-40℃),伴随明显的寒战、头痛及全身肌肉酸痛,尤其腰背和四肢关节痛感显著。疲乏感更为突出,常描述为"突然被击倒"的感觉,甚至影响下床活动。呼吸道症状初期可能不明显,但2-3天后会出现干咳、喉咙痛。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可能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老年人则可能表现为意识模糊等非典型症状。流感发热通常持续3-5天,但全身乏力可能延续2-3周。
特定人群需格外警惕流感并发症。孕妇、65岁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以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出现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当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改变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而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但婴幼儿可能引发中耳炎,过敏体质者可能加重哮喘。
在应对策略上,普通感冒以对症缓解为主。适当休息、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饮水1.5-2升有助于缓解症状。生理盐水鼻喷雾可减轻鼻塞,含薄荷脑的喉糖能缓解咽部不适。若需药物干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处理低热和疼痛,但需注意避免复方感冒药的成分叠加。值得强调的是,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无效,滥用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流感治疗则需采取更积极的策略。确诊后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效果最佳,可将病程缩短1-2天,降低住院风险。患者应实施呼吸道隔离至退热后24小时,佩戴口罩并经常洗手。高热时可温水擦浴辅助退热,但忌用酒精擦拭。饮食建议选择粥、汤面等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电解质。对于高危人群,即使症状较轻也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预防层面,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护手段。建议每年10月底前完成接种,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医务人员、老年人和学龄儿童等重点人群的接种率应达到75%以上。日常防护中,正确洗手(使用肥皂搓洗20秒以上)比戴口罩更重要,因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冬季保持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可降低病毒在密闭环境的浓度。
需要特别澄清几个常见误区:其一,"受凉直接导致感冒"是认识偏差,低温只是通过抑制鼻腔防御功能间接增加感染风险;其二,维生素C预防感冒的证据不足,大剂量服用可能引发腹泻;其三,流感病毒并非"发汗就能好",过度捂热反而可能引发脱水。此外,血常规检查在区分病毒与细菌感染时存在局限性,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更具参考价值。
当家庭中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时,建议划定独立休息区,门把手、遥控器等高频接触物品每日用75%酒精擦拭。患者衣物可正常清洗,但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衣物混合浸泡。康复期应注意循序渐进恢复运动,突然剧烈活动可能诱发心肌损伤。
掌握这些鉴别要点和应对策略,公众不仅能更从容地应对呼吸道感染季节,还能有效减少医疗资源挤兑。记住一个基本原则:当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出现危险信号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永远是最明智的选择。通过科学认知和正确防护,我们完全可以在病毒流行季节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姜阿利 开封美宝空分医院 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