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对于完全无法开口说话的脑瘫儿童,有哪些辅助沟通工具或方法可以帮助他们表达需求?

2025-01-31 18:3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于完全无法开口说话的脑瘫儿童而言,无法顺畅表达需求不仅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诸多不便,还可能影响其情感释放与社交发展。不过,随着医学与康复技术的进步,如今已有多种辅助沟通工具和方法能够帮助他们打破沟通壁垒,让世界听到他们的 “声音”。​

低技术辅助沟通工具是基础且实用的选择,这类工具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不同年龄段和能力水平的脑瘫儿童。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通过让儿童用特定图片来表达需求,比如用食物图片表示饥饿,用床铺图片表示困倦。在使用初期,家长或康复师需要耐心引导,将图片与实际需求建立关联,通过反复练习,儿童能逐渐学会主动用图片传递信息。还有沟通板,上面印有常见的物品、动作、情感等符号或文字,儿童可以通过指认来表达想法。沟通板的设计可以根据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兴趣进行个性化定制,比如增加他们喜欢的玩具、动画片角色等元素,提高他们使用的积极性。​

中技术辅助沟通工具在低技术工具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互动性和灵活性。语音输出沟通器就是常见的中技术工具,它内置了多种常用词汇和短句的语音,儿童通过按压相应按钮,沟通器就能发出对应的声音。例如,当儿童感到疼痛时,按压 “疼” 的按钮,沟通器就会清晰地说出 “我疼”。部分语音输出沟通器还支持录音功能,家长可以录制自己的声音,让儿童在使用时更有亲切感,同时也能根据实际需求录制个性化的语句。另外,符号辅助沟通设备通过简单的符号组合来表达复杂的意思,儿童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符号进行搭配,传达更丰富的信息,这种工具能锻炼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的完整性。​

高技术辅助沟通工具则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为能力较强或有特殊需求的脑瘫儿童提供更高效的沟通方式。眼动追踪沟通系统是高科技工具中的佼佼者,它通过追踪儿童的眼球运动来实现操作,儿童注视屏幕上的文字、图片或符号,系统就能识别并转化为语音或文字输出。这种工具特别适合那些肢体活动受限严重的儿童,让他们仅通过眼神就能表达复杂的需求和想法。随着技术的发展,眼动追踪的精度不断提高,反应速度也更加灵敏,大大提升了沟通效率。脑机接口沟通设备是另一种前沿的高技术工具,它通过采集儿童大脑的神经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控制指令,实现与外界的沟通。虽然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但已在一些案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脑瘫儿童的沟通带来了新的希望。​

除了上述具体的工具,还有一些综合的沟通方法可以配合使用。手势沟通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家长和康复师可以教儿童一些基础的手势,如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挥手表示再见等。这些手势简单易学,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传递信息。触觉提示法则适合触觉较为敏感的儿童,通过特定的触觉刺激,如轻拍肩膀表示注意,轻抚后背表示安慰,让儿童形成条件反射,理解不同触觉对应的含义。​

在选择辅助沟通工具和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脑瘫儿童的个体情况,包括他们的肢体活动能力、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康复师会进行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沟通方案,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儿童的进步和需求进行调整。同时,家庭的参与至关重要,家长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儿童使用辅助工具,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此外,辅助沟通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儿童、家长、康复师共同努力,付出足够的耐心和时间。随着儿童沟通能力的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能更好地参与到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享受与他人顺畅交流的快乐。这些辅助工具和方法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脑瘫儿童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重要助力,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不再因无法开口而孤单。​

(何钰涛 洛阳市孟津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主管康复治疗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