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哮喘急性发作,家庭应急处理措施有哪些?

2024-06-09 09: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黄金5分钟:识别发作信号与启动应急

1. 早期预警信号

哮喘发作前常出现鼻痒、连续打喷嚏、干咳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胸闷、呼气延长、呼吸频率>25次/分钟等典型表现。若患者口唇发绀、意识模糊或无法连续说话,提示已进入危重阶段。

2. 快速环境评估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流通处,关闭空调/暖气防止气流对冲。使用便携式空气检测仪确认PM2.5<35μg/m³,若环境中存在花粉、宠物毛发、香水等过敏原,需用高效滤网空气净化器(CADR值>300m³/h)快速净化。

二、体位管理:优化呼吸力学

1. 最佳急救体位

标准姿势: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腰部前倾45°,双肘支撑于膝盖或桌面,形成"三脚架"稳定结构。此体位可使膈肌下降10-15cm,增加肺通气量30%。

儿童适配:对3-12岁儿童,可采用"熊抱式"体位:家长坐在椅子上,将患儿俯卧于双臂间,头部低于躯干,利用重力促进痰液排出。

2. 呼吸辅助技巧

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用鼻吸气2秒,缩唇如吹口哨状缓慢呼气4秒,使气道内保持2-4cmH₂O的正压,防止小气道塌陷。研究证实,该方法可降低呼吸功耗25%。

三、药物干预:精准使用急救装置

1. 速效β₂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气雾剂:标准剂量为200μg/喷,12岁以上患者每次2-4喷,5分钟后可重复,24小时内不超过12喷。使用时应配合储雾罐,确保药物沉积率从30%提升至60%。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适用于中重度发作,160/4.5μg规格每次1吸,30分钟内可重复给药。

2. 新型急救装置

软雾吸入装置(Respimat):产生气溶胶速度仅为传统气雾剂的1/10,适合手口协调差的患者。临床试验显示,其支气管扩张效果与气雾剂相当,但手抖副作用减少40%。

预充式注射笔:对于无法配合吸入治疗的患者,可备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如EpiPen),按0.3mg剂量大腿外侧肌肉注射。

四、氧疗支持:维持血氧饱和度

1. 家庭氧疗方案

设备选择:优先使用带有氧浓度监测功能的制氧机,流量设定为2-4L/min,维持SpO₂在92%-95%。对CO₂潴留风险患者,需避免高流量吸氧导致呼吸抑制。

湿化处理:在湿化瓶中加入无菌注射用水,保持相对湿度60%-70%,防止气道干燥引发痉挛。

2. 危重情况识别

若患者出现"寂静肺"(呼吸音消失)、意识水平下降或SpO₂<90%持续5分钟以上,需立即实施"急救三联":

① 持续吸氧(10L/min面罩给氧)

② 静脉注射甲泼尼龙40mg

③ 呼叫急救系统并准备气管插管设备

五、特殊人群处理要点

1. 孕妇急救

避免使用含异丙肾上腺素类药物(可能引发子宫收缩)

优先选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FDA妊娠B类),剂量为1mg/次,每日2次

持续胎心监护,若胎心率<110次/分钟需紧急剖宫产准备

2. 老年人管理

警惕合并症:40%老年哮喘患者同时患有COPD,需准备多索茶碱注射液(0.2g静脉滴注)

预防跌倒:急救时使用带扶手的座椅,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药物调整:地高辛与沙丁胺醇联用时需监测血钾,防止心律失常

六、预防性措施与后续管理

1. 环境控制

使用防螨床品(孔径<10μm)

每周60℃热水清洗床上用品

配置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CADR值>房间面积×3)

2. 应急包配置

必含物品:沙丁胺醇气雾剂(2支)、储雾罐、峰流速仪、急救联系卡

选配物品:便携式血氧仪、预充式肾上腺素笔、N95口罩

3. 长期管理

定期肺功能检测(每3-6个月)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

制定个性化哮喘行动计划(含药物调整阈值、就医指征等)

结语:构建家庭-医院急救网络

哮喘急性发作的家庭处理是医疗体系的"第一响应者"。研究显示,经过规范培训的家庭急救可使急诊就诊率下降37%,住院时间缩短2.1天。建议哮喘患者及家属每年参加急救复训,掌握最新装置使用方法(如新型智能吸入器)。

(周航 内黄县石盘屯乡中心卫生院 内科)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