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宝宝发烧别慌!儿科医生教你正确应对的3个关键步骤

2025-04-19 18:0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体温计上的数字突破38℃,不少家长瞬间陷入焦虑:要不要立刻喂退烧药?会不会烧坏脑子?要不要马上去医院?其实,发烧是宝宝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正常反应,盲目干预反而可能掩盖病情。掌握科学应对的3个关键步骤,才能既守护宝宝健康,又避免过度医疗。

一、第一步:精准判断——分清“发烧程度”与“危险信号”

宝宝的体温受环境、活动影响较大,首先要学会正确测量和解读体温,避免误判。

正确测量体温的3个要点

-选择合适工具:推荐电子体温计(安全快捷)或耳温枪(适合哭闹宝宝)。腋下温度正常值为36-37.2℃,耳温、额温比腋下高0.3-0.5℃,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0.4℃。水银体温计易碎且含汞,不建议家庭使用。

-把握测量时机:宝宝进食、哭闹、活动后半小时内体温会偏高,需休息后再测。包裹过厚、室温过高也可能导致“假性发烧”,解开衣物15分钟后复测更准确。

-定义发烧标准:腋下温度≥37.3℃、耳温≥38℃可判定为发烧。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热,39.1-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警惕这些“危险信号”

发烧本身不是病,但伴随以下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年龄<3个月的婴儿发烧(哪怕低热),因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可能隐藏严重感染(如败血症)。

-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婴儿)或72小时(幼儿),或发烧反复超过3天。

-伴随抽搐、意识模糊、剧烈呕吐、呼吸困难、皮疹(尤其是瘀斑)、尿量明显减少(脱水信号)。

-发烧时手脚冰凉、皮肤苍白,可能是体温继续上升的征兆,需密切观察并准备降温。

二、第二步:科学干预——退烧的核心是“让宝宝舒服”

儿科指南明确:退烧的目的不是强行降温,而是缓解宝宝因发烧引起的不适(如烦躁、头痛)。盲目追求“快速退烧”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

物理降温:选对方法才有效

-适用场景:低热且宝宝精神状态好时(如玩耍、进食正常),优先物理降温。

-正确做法:解开过多衣物,保持室温24-26℃,让宝宝通过皮肤散热。用温水(约32-34℃)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每次10-15分钟,避免使用酒精或冷水(可能刺激皮肤或导致寒战)。

-错误行为:给发烧宝宝盖厚被子“捂汗”,会导致热量无法散发,可能引发高热惊厥;冰敷或酒精擦浴会使血管收缩,影响散热,还可能导致宝宝寒战不适。

药物退烧:掌握“时机”与“剂量”

-用药时机:中高热(腋下≥38.5℃)且宝宝明显不适时使用退烧药。若宝宝低热但烦躁哭闹,也可小剂量使用以改善舒适度。

-安全药物选择:儿童首选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个月以上)或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对乙酰氨基酚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mg,每4-6小时一次,每日不超过4次;布洛芬每次每公斤体重5-10mg,每6-8小时一次,每日不超过4次。

-用药误区:

-避免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可能导致剂量混乱和肝肾功能损伤。

-不要给宝宝服用成人退烧药(如阿司匹林,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

-退烧药起效需要30-60分钟,不要因体温未立刻下降而频繁加药。

-退烧药不能预防高热惊厥,也无法缩短病程,无需定时服用。

补充水分:预防脱水是关键

发烧时宝宝代谢加快,水分消耗增加,需少量多次补充液体:

-6个月以下婴儿多喂母乳或配方奶(无需额外喂水,奶中水分足够)。

-6个月以上宝宝可喂温开水、稀释的果汁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观察指标:尿量与平时相当,口唇湿润)。

-呕吐频繁的宝宝,可每次喂1-2勺液体,隔5-10分钟再喂,避免一次喂太多引发呕吐。

三、第三步:护理与观察——细节决定恢复速度

合理的护理能帮助宝宝更舒适地度过发烧期,同时通过细致观察为医生提供准确信息。

居家护理的5个要点

-保证休息:减少活动量,让宝宝多卧床休息,避免过度玩耍消耗体力。

-饮食调整:发烧时消化功能减弱,无需强迫进食,可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不建议“忌口”(如不能吃鸡蛋、肉类),均衡营养更利于恢复。

-环境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

-记录病情:用笔记下每次测量的体温、用药时间和剂量、宝宝精神状态及伴随症状(如咳嗽、腹泻),就诊时能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病情。

-避免过度干预:不要用酒精擦身、中药灌肠等偏方退烧;不要因担心发烧而频繁带宝宝去医院(增加交叉感染风险),除非出现前文所述的危险信号。

不同年龄宝宝的特殊护理

-新生儿(<28天):发烧必须立即就医,途中解开包被散热,不要喂退烧药。

-婴幼儿(1岁以内):高热时易发生惊厥,若出现抽搐,立即侧卧(防止呕吐物窒息),解开衣领,记录抽搐时间,不要强行按压肢体,抽搐停止后尽快就医。

-学龄前儿童(3-6岁):发烧时可能诉说头痛、肌肉酸痛,可通过讲故事、玩安静游戏转移注意力,减少不适感。

结语

面对宝宝发烧,家长的冷静与科学应对比“快速退烧”更重要。记住:发烧是免疫系统的“练兵”,适度发烧有助于清除病原体。通过精准判断病情、科学干预退烧、细致护理观察这3个步骤,既能避免不必要的焦虑,也能在真正需要时及时就医。当不确定如何处理时,与其盲目用药,不如咨询儿科医生——专业的指导,才是宝宝健康最可靠的保障。

(岳微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民医院 儿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