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麻醉过敏怎么办?识别高危信号与紧急处理方法

2025-08-03 18:1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疗过程中,麻醉是保障手术等操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但有时会出现令人担忧的情况——麻醉过敏。了解如何识别其高危信号以及掌握紧急处理方法至关重要,这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麻醉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当人体免疫系统将某些麻醉药物或其代谢产物误认为是外来有害物质时,就会启动免疫应答,释放出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从而引发各种症状。这些症状的表现形式多样且轻重不一。轻微的可能只是皮肤方面的变化,比如出现红斑、瘙痒或者荨麻疹。患者会感觉到注射部位周围有异样的刺痒感,随后逐渐蔓延至全身,形成一片片凸起于皮肤表面的红色风团,就像被蚊子叮咬后的局部肿胀放大版,但范围更广。同时,还可能伴有轻微的潮红现象,脸部、颈部等部位的肤色变得比以往更红润。

随着过敏反应的发展,呼吸道也会受到影响。最初可能是喉咙发紧、声音嘶哑,仿佛有东西卡住了咽喉。这是因为过敏导致的喉头水肿开始形成,若不及时处理,病情将进一步恶化。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浅快,每一次吸气都变得费力而艰难,胸部有明显的压迫感,好像有一堵无形的墙阻碍着空气进入肺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发出高调的喘鸣音,这是由于气道狭窄造成的气流通过困难所产生的特殊声音。

心血管系统同样难以幸免。血压可能会急剧下降,导致头晕、眼前发黑、心慌等症状。心脏为了维持足够的供血,会加快跳动速度,但这种代偿性的心率增快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身体状况更加糟糕。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休克前期的表现,如果得不到迅速有效的救治,很快就会陷入休克状态,意识丧失,生命垂危。

一旦发现疑似麻醉过敏的情况,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首先要停止正在使用的可疑麻醉药物,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相当于切断了过敏原的来源。然后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如果有条件,可以给予高流量吸氧,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缓解缺氧状况。对于出现喉头水肿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者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确保呼吸功能正常。

在药物治疗方面,肾上腺素是首选的药物。它可以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能够有效对抗过敏引起的低血压和支气管痉挛。通常会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此外,还可以配合使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以减轻过敏反应的症状。

医护人员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持续评估患者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做好记录工作,详细记载过敏发生的时间、症状表现、用药情况等信息,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在进行麻醉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必要的皮试筛查,尽可能选择安全性高的麻醉药物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麻醉过敏的风险,保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总之,面对麻醉过敏这一潜在威胁,我们既要提高警惕,又要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才能守护好每一个患者的生命健康。

(张琛 睢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