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脂肪肝已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办公室一族中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许多人对脂肪肝的可逆性存在疑问,同时也在关注减重对肝脏的影响,尤其是减重5%与10%时所产生的差异。
脂肪肝是有可能逆转的。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为5%,当超过这一比例时,就可能发展为脂肪肝,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则为重度脂肪肝。肝脏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承担着代谢、合成、解毒、造血等重要功能。一旦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肝细胞就会如同泡在油里一般,无法正常发挥代谢功能,体检报告上可能会出现转氨酶、胆固醇等指标升高的情况。若体内的各种物质长时间堆积,肝脏还会发炎,形成脂肪性肝炎。在炎症发展过程中,一些细胞会进行“救援”,在战斗过程中形成纤维化,使肝脏失去弹性,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引发肝癌,而这一过程大概只需要10 - 15年的时间。
不过,脂肪肝在早期是可逆的。轻度脂肪肝容易控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只要通过持之以恒的饮食调节,并配合适当的运动,就可以使细胞内沉积的脂肪逐渐减少,肝功能恢复正常。但如果发展到重度脂肪肝,患者就会感到肝区(右上腹)有种闷胀的感觉,此时逆转的难度会增大。
减重对于脂肪肝的逆转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在3 - 6个月内体重下降5% - 10%,可使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转氨酶降至正常水平。具体来说,体重每降低1%,转氨酶下降8.3;体重下降10%时,转氨酶基本恢复正常,同时伴肿大的肝脏回缩和脂肪肝逆转;而体重居高不下者,转氨酶往往持续升高,即使应用保肝和降酶药物也难以奏效。
从减重5%和10%对肝脏的影响差异来看,减重5%虽然能对肝脏健康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使转氨酶有所下降,肝脏脂肪堆积情况得到一定改善,但可能尚未达到完全逆转脂肪肝的程度。而减重10%时,肝脏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转氨酶基本恢复正常,肝脏的形态和功能也能得到更明显的恢复,脂肪肝逆转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是因为体重下降幅度越大,体内多余的脂肪消耗就越多,肝脏内堆积的脂肪也会相应减少,从而减轻了肝脏的负担,使其能够更好地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然而,在减重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部分脂肪肝患者认为只要远离肉类就可以改善病情,其实得了脂肪肝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吃肉,但要限制肥肉、肉皮的食用,可以适当选用鱼肉、兔肉及煮过的瘦猪肉、牛肉、鸡肉等。还有一些患者觉得水果多多益善,但对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来说,水果含有一定的糖类,长期过多进食可导致血糖、血脂升高,甚至诱发肥胖,因此不宜多吃水果,应尽可能选用苹果、梨等含糖量低的水果,且量不能太多,必要时以萝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代替水果。
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但“可逆”并不等同于“不治自愈”。患者需要正确认识脂肪肝的可逆性,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以实现脂肪肝的逆转,保护肝脏健康。
(徐丽东 郑州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