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肝胆手术引流管什么时候能拔

2023-10-13 11: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为什么肝胆手术常常要放引流管

    肝胆手术涉及肝脏实质、胆管、胆囊或胰腺头部,创面大、胆汁及渗出液多。引流管的核心任务是把血液、胆汁、淋巴液或胰液及时引出体外,防止积聚导致感染、胆漏或腹腔脓肿。什么时候能把这根“安全绳”撤掉,既要看手术方式,也要看患者自身的恢复信号。

二、不同手术对应的“大致日历”

1.  腹腔镜胆囊切除

     如果手术顺利、胆囊床没有明显渗血或胆漏,很多中心已采取“不放管”策略;若术中怀疑渗血或炎症较重而放置了引流,通常术后24–48小时引流量<50 ml且颜色清亮即可拔除。

2.  肝切除(肝癌、血管瘤、局灶结节等)

    传统观念留置3–5天,但加速康复外科(ERAS)推荐“3×3原则”:术后第3天,引流液胆红素<30 mg/L(≈51 μmol/L)且总引流量<300 ml即可拔管。多中心研究证实,此标准可把感染率降到10%以下。

3.  胆管结石或胆总管探查

    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后常放T管,需等窦道成熟:

•  腹腔镜手术:6–8周拔除更安全;

•  开腹手术:2周左右可先夹闭T管48小时,若无腹痛、发热、黄疸,再行T管造影确认无残余结石即可拔管。

4.  肝胆管穿刺外引流(PTBD)

    用于术前减黄或姑息治疗,原则是“梗阻解除后择期拔”。通常置管后3–4周,经B超确认肝内胆管无扩张、夹管24–72小时无不适后再拔。

5.  肝门部胆管癌、胰十二指肠切除等复杂手术

    因吻合口多、胰瘘风险高,引流常需保留7–10天或更长。拔管前提:每日引流量<100 ml、引流液淀粉酶正常、影像学未见积液。

三、医生判断拔管的四大硬指标

1.  引流量:24小时总量持续<30–50 ml(肝切除)、<100 ml(胰切除)或<10 ml(脓肿引流),提示渗出已停止。

2.  引流液性状:颜色由血性→浆液性→清亮;无脓絮、无胆汁染色、无乳白胰液。

3.  生化检测:胆红素、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正常,怀疑胆漏或胰瘘时可送检。

4.  影像学与症状:体温正常、无腹痛腹胀;B超或CT未见膈下、肝下或盆腔积液;T管造影或MRCP显示胆总管通畅、无残余结石。

四、拔管当天的流程与感受

1.  空腹或少量进食后,由主管医生在床旁或换药室操作;

2.  先松开固定线,嘱患者深呼气后屏住,快速平稳拔出,过程仅1–2秒,类似抽血;

3.  局部纱布加压5分钟,再贴防水敷料;

4.  拔管后2小时可下地活动,24小时内避免淋浴与剧烈咳嗽;若出现持续渗液、皮肤黄染或发热,应立即复诊。

五、患者常见疑问一次说清

问:早拔会不会漏?

答:现代肝胆外科强调精准止血、可靠缝合,配合术中胆道镜或荧光显影,胆漏发生率已<5%。符合“3×3”或ERAS标准时早拔反而降低感染风险。

问:晚几天更安全吗?

答:引流管是异物,留置超过7天,细菌沿管壁逆行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只要指标达标,不建议“留观”。

问:回家后发现敷料湿了怎么办?

答:少量淡血性渗出可更换无菌纱布;24小时湿透两块以上或颜色呈胆汁样,应联系医生排除胆漏。

问:带管期间能上班、开车吗?

答:若引流量<100 ml/日、无发热、管路固定牢靠,可进行轻体力工作;长途驾驶或重体力搬运应避免,防止牵拉脱管。

六、给家属的三句叮嘱

1.  每天同一位家属在早晨同一时间记录引流量、颜色、气味,拍照存证,方便门诊复查。

2.  翻身、起床时先扶好引流袋,避免高举或反折,保持低于穿刺口20 cm的重力引流。

3.  若医师通知“明日拔管”,今晚可给患者洗头擦浴,术后第一次轻松洗澡往往就在拔管后24小时。

七、总结

    肝胆手术引流管并非“越久越保险”,而是“达标就拔”。患者与家属只要掌握“量、色、痛、热”四字诀——量减、色变清、无痛、无热,就能与医生共同判断拔管时机,让康复之路少一分焦虑,多一分笃定。

(赵艳红 汝州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主管护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