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慢阻肺患者练呼吸,哪些方法能让气道“松快”点

2025-08-05 12:4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慢阻肺的“气道困境”:气不够用,得学“巧呼吸”

慢阻肺患者的气道,就像长期使用后变窄、生锈的管道,呼气时尤其费劲——气道弹性变差,痰液容易堆积,空气呼不出去,新鲜空气进不来,总觉得胸口憋得慌,稍微动一动就喘。

这种“气不够用”不是单纯靠“使劲呼吸”能解决的,反而可能越使劲越累。其实,通过特定的呼吸练习,能让气道“松快”一点,改善通气效率,减少憋气的难受。这些方法不用花一分钱,在家就能练,关键是找对路子、坚持下去。

二、腹式呼吸:让“肚子帮忙”,减轻胸部负担

平时大家呼吸多靠胸部起伏(胸式呼吸),但慢阻肺患者胸式呼吸效率低,还容易累。腹式呼吸是让肚子“参与”呼吸,能带动膈肌(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运动,帮气道打开更多空间。

1.咋练?分步骤来

l 姿势:可以坐着、躺着或站着,怎么舒服怎么来。躺着时膝盖稍微弯一点,垫个枕头;坐着时腰背挺直,别驼背。

l 手的位置:一只手放在胸口,另一只手放在肚子上(肚脐周围)。

l 吸气:用鼻子慢慢吸,感觉肚子像气球一样鼓起来,放在肚子上的手会被顶起来,胸口的手尽量别动。

l 呼气:用嘴慢慢呼,嘴唇缩成“吹口哨”的样子,肚子慢慢瘪下去,胸口的手还是尽量不动。呼气时间要比吸气长,比如吸2秒,呼4秒。

2.练多久?循序渐进

刚开始每次练3-5分钟,每天练2-3次,慢慢增加到每次10-15分钟。别一开始就追求时间长,累了就歇会儿,重点是找到“肚子动、胸口不动”的感觉。

腹式呼吸能让更多新鲜空气进入肺部深处,呼气时也能把废气排得更干净,让气道少点“拥堵”。

三、缩唇呼吸:给呼气“加道闸”,让气道慢慢“放气”

慢阻肺患者呼气时,气道容易因为压力不够而提前关闭,导致废气排不干净。缩唇呼吸就像给呼气加了道“闸门”,保持气道内的压力,让废气能慢慢排出去。

1.具体做法

l 吸气:用鼻子轻轻吸,吸到一半就行(别吸太满,免得胸口憋)。

l 呼气:嘴唇闭成“O”形(像吹蜡烛一样),慢慢把气呼出去,呼的时候尽量把气排干净,感觉肚子往里收。

l 节奏: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比大约是1:2或1:3,比如吸1秒,呼2-3秒。

2.啥时候练?日常活动中就能用

不光是专门练习时做,平时走路、爬楼梯、做家务时,感觉有点喘了,就停下来做几次缩唇呼吸,能快速缓解憋气。比如走几步路就喘,停下来吸一口气,再用缩唇的方式慢慢呼出去,重复3-4次,再继续走。

缩唇呼吸能让气道在呼气时保持开放状态,减少废气残留,让下一次吸气能多进点新鲜空气,气道自然会“松快”些。

四、有效咳嗽:把痰“咳出去”,别让气道“堵着”

慢阻肺患者气道里容易产生痰液,痰一多就会堵着气道,让人更喘。但很多人咳嗽方法不对,费了半天劲,痰还咳不出来,反而越咳越累。有效咳嗽能帮气道“清垃圾”。

1.正确的咳嗽步骤

l 先做几次腹式呼吸,让肺部充满空气。

l 深吸一口气,屏气2-3秒(别屏太久,免得头晕)。

l 身体稍微前倾,用腹部的力量(不是嗓子使劲)用力咳嗽2-3次,像从肚子里“挤”出痰一样。

l 咳嗽完再慢慢吸气,休息一下,重复几次。

2.咳嗽前可以“湿化气道”

如果痰很稠,不好咳,可以先喝口水(别太多),或者用杯子接热水,对着热气轻轻哈气(注意别烫着),让气道湿润点,痰会更容易咳出来。

把痰咳出去,气道通畅了,呼吸自然会顺畅不少,这比硬憋着强多了。

五、全身配合:呼吸练习+轻运动,让气道更“灵活”

光练呼吸还不够,配合一些轻柔的全身运动,能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改善肺部功能,让气道更“有活力”。

1.散步:最适合的“移动呼吸练习”

每天慢慢散步,走的时候配合缩唇呼吸:走一步吸一口气,走两步呼一口气(根据自己的节奏调整)。刚开始每次走5-10分钟,慢慢增加到20-30分钟,以不觉得特别累、不喘得厉害为标准。

散步能让全身血液循环加快,肺部也能得到更好的扩张,气道在“动态”中更不容易僵硬。

2.太极拳或八段锦:慢动作里练呼吸

这些传统运动动作缓慢、柔和,强调呼吸和动作配合,比如“云手”“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动作,做的时候配合腹式呼吸,能增强膈肌和胸部肌肉的力量,同时放松身心,减少因为紧张导致的气道收缩。

每天练15-20分钟,既能活动身体,又能巩固呼吸练习的效果,一举两得。

3.吹气球:给呼气“加点力”

选普通的小气球,每天吹3-5个。吹的时候别使劲猛吹,而是用腹式呼吸的力量,慢慢把气球吹起来,吹到差不多大就放气,再重新吹。这个动作能锻炼呼气肌肉的力量,让气道在呼气时更有“劲”,排废气更彻底。

这些轻运动要根据自己的体力来,千万别勉强,累了就停下,以“舒服”为原则。

六、练呼吸的“注意事项”:别走进这些“误区”

呼吸练习看着简单,但做错了可能没效果,甚至加重不适,这些细节要注意:

1.别“过度用力”

不管是腹式呼吸还是缩唇呼吸,都要“轻、慢、匀”,别使劲吸、使劲呼。过度用力会让胸部肌肉紧张,反而影响呼吸效率,还可能头晕、心慌。

2.别在“不舒服时硬撑”

如果练习时出现胸闷加重、头晕、出冷汗,赶紧停下来,坐着或躺着休息,做几次自然呼吸。等舒服点了再继续,或者当天就别练了,别勉强自己。

3.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呼吸练习的效果靠积累,偶尔练一次没用,得每天坚持。可以把练习时间固定下来,比如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形成习惯就容易坚持了。

4.别“忽略姿势”

练的时候姿势一定要正确,坐着别驼背,躺着别蜷着,不然会压迫肺部和气道,影响练习效果。可以对着镜子练,看看自己的胸口和肚子是不是按要求动的。

这些“注意事项”看着琐碎,但做好了能让练习更安全、更有效。

七、结合“日常养护”:让气道长期“松快”

呼吸练习是“主动锻炼”,平时的养护则是“被动保护”,两者结合才能让气道保持良好状态:

1.别让气道“受刺激”

戒烟(包括二手烟)是必须的,烟是慢阻肺的“大敌”,会直接损伤气道;雾霾天、扬尘天别出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家里别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香水,避免油烟直吹,这些都会让气道“闹脾气”。

2.保持气道“湿润”

多喝水,每天喝1500-2000毫升(根据身体情况调整),让气道黏膜保持湿润,痰不容易变稠;家里用加湿器(湿度保持在40%-60%),尤其秋冬干燥季节,湿润的空气能让气道更舒服。

3.按医生要求“用药”

呼吸练习不能替代药物,该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激素等要按时用,这些药能从内部让气道放松、减少炎症,和呼吸练习配合起来,效果才更好。

日常养护做得好,能减少气道的“负担”,让呼吸练习的效果更明显。

慢阻肺患者练呼吸,目的不是“练出多大劲”,而是学会“巧用力”——让肚子帮忙呼吸,用缩唇的方式平稳呼气,把痰有效咳出去,再配合轻运动,让气道从“拥堵僵硬”变得“通畅灵活”。

这些方法不难,难在坚持。每天花十几分钟练习,配合日常养护,慢慢就能感觉到:憋气的次数少了,走路不那么喘了,气道越来越“松快”,生活质量也会跟着提高。记住,对慢阻肺患者来说,会呼吸、巧呼吸,比使劲呼吸更重要。

(韩蒙蒙 商丘市中医院 肺病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