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消化科与急诊科医生最常听到的自述之一是:“医生,我胃又疼了。”然而,经过详细问诊与影像学检查,许多最终被证实并非胃病,而是胆结石急性发作。由于胃与胆囊在解剖位置上相邻,且同属消化系统,两者疼痛区域极易混淆,导致患者自行服药或长期拖延,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本文将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与典型病例,系统阐述胆结石发作时最具辨识价值的三种痛感特征,帮助大众在疼痛初现之际即可准确识别、及时就医。
一、易被误认的“胃痛”:心窝处钝胀与绞痛
1. 疼痛部位与性质
胆结石早期或慢性期最常见的表现是剑突下(俗称“心窝”)持续性钝痛或胀闷,患者常描述为“吃了不消化”“像有石头堵着”。这种痛感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极为相似,因而误诊率最高。
2. 关键鉴别点
(1)与进餐关系:胆结石所致上腹痛多在进食高脂或油炸食物后30~60分钟出现,因胆囊收缩排胆汁时结石移动而诱发;胃溃疡疼痛则多在餐后1~2小时或空腹时加重。
(2)体位影响:胆结石患者平躺时常因胆囊底位置改变而症状加重,身体前倾或抱膝坐位可稍缓解;胃病体位变化多不明显。
(3)伴随症状:胆结石疼痛可伴右肩背酸胀、恶心而呕吐后疼痛不减;胃病呕吐后常自觉缓解,并伴反酸、烧心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
二、典型胆绞痛:右上腹“刀割样”剧痛
1. 疼痛部位的精准定位
胆囊位于右季肋区肝脏下方,体表投影为右侧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稍下方。胆绞痛发作时,患者可明确指出疼痛最剧点在此“胆囊点”,并拒绝按压。此点压痛与Murphy征阳性(深吸气时按压胆囊点疼痛加剧并致呼吸中断)是临床筛查胆囊炎的最快捷方法。
2. 痛感特征
(1)突发性:常于夜间或饱餐之后骤然出现,数分钟内即达高峰。
(2)绞痛性质:患者多用“刀割”“撕裂”或“拧绞”来形容,疼痛强度可超过骨折或肾绞痛,部分患者因剧痛而翻滚、大汗淋漓。
(3)持续时间:典型发作持续15分钟至数小时;若超过6小时仍不缓解,需警惕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或胆源性胰腺炎。
三、放射痛:从右上腹到右肩背的“牵连痛”
1. 神经解剖基础
胆囊与右肩背受同一脊髓节段(T7–T9)支配,当胆囊壁牵张或炎症刺激膈神经时,痛觉信号可通过内脏—躯体反射弧投射至右肩、右肩胛下角区域,形成放射性疼痛。
2. 临床识别要点
(1)疼痛呈“带状”向肩背放射,患者常不自觉揉搓肩胛部;
(2)局部压之不加剧,肩背活动范围正常,可与颈椎病或肌筋膜炎区分;
(3)随胆绞痛缓解而同步减轻,提示放射痛源于胆囊病变。
四、伴随症状与危险预警
1. 消化道症状
约70%患者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后可含胆汁;因肠道缺乏胆汁,脂肪消化障碍,部分患者出现腹胀、嗳气及脂肪泻。
2. 感染与梗阻征象
(1)发热:体温≥38 ℃提示急性胆囊炎或胆管炎;若出现寒战高热(>39 ℃),需考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2)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及茶色尿提示胆总管梗阻;
(3)Grey-Turner征、Cullen征:腰背部瘀斑为急性胰腺炎重症表现,提示病情凶险。
3. 需立即就医的“红旗”信号
• 剧痛持续>6小时且逐渐加重;
• 高热伴意识模糊、血压下降;
• 黄疸进行性加深;
• 腹痛扩散至全腹,提示胆囊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
五、辅助检查与诊断路径
1. 影像学首选
(1)腹部超声:无创、经济,可检出≥2 mm结石,观察胆囊壁厚度、胆总管扩张度;
(2)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总管小结石及解剖变异敏感;
(3)CT:评估并发症(穿孔、脓肿、胰腺炎)更佳。
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提示炎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提示梗阻;血淀粉酶、脂肪酶升高需警惕胆源性胰腺炎。
六、易混淆疾病的快速鉴别
1.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疼痛节律性强,与进餐时间密切相关,抑酸药可缓解,影像学无胆囊结石。
2. 心绞痛/心肌梗死
胸骨后压榨感向左肩放射,伴胸闷、大汗,心电图及肌钙蛋白可鉴别。
3. 急性胰腺炎
上腹偏左持续剧痛向腰背放射,血淀粉酶>3倍正常值,CT示胰腺肿大渗出。
4. 肝脓肿或肝炎
肝区叩痛明显,伴发热、黄疸,超声或CT示肝内病灶。
七、疼痛管理与治疗策略
1. 急性发作期
(1)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胆囊刺激;
(2)解痉止痛:山莨菪碱、间苯三酚联合NSAIDs;
(3)抗感染:第三代头孢联合甲硝唑覆盖肠道杆菌与厌氧菌;
(4)高危患者24小时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 择期手术指征
反复发作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胆囊息肉≥1 cm或瓷化胆囊。
3. 生活方式干预
低脂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避免快速减重与长期禁食,可显著降低结石复发风险。
八、写给患者与家属的三句话
1. 上腹“隐痛”也可能是胆结石在报警,别急着吃胃药。
2. 记住“三联征”:右上腹剧痛+右肩背放射+高脂饮食诱发,出现即高度怀疑胆结石。
3. 一旦剧痛>6小时或伴高热黄疸,立即赴有肝胆专科的医院,时间就是胆囊。
九、总结
胆结石的疼痛从不“按剧本”演出,却常以固定部位、特殊放射、典型诱因三种特征向身体发出求救信号。学会分辨这些疼痛,您就能在疾病早期按下“暂停键”,把潜在风险化解于手术刀外。愿每一位读者都能把知识带走,把疼痛留在医院。
(刘黎明 许昌市许昌医院 普通外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