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秉持着“牙疼不是病”的错误观念,往往对牙齿发出的疼痛信号掉以轻心。然而,事实绝非如此简单,尤其是当这种牙疼背后潜藏着根尖周炎时,若不及时察觉与处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口腔乃至全身性问题。
起初,根尖周炎所表现出的牙疼常常容易被误解为普通的上火或者短暂性的不适感。它不像剧烈难忍的那种剧痛会立刻让人重视起来,而是一种隐隐约约、时有时无的钝痛。这种疼痛可能在咀嚼食物的时候稍微加重一些,比如当你咬下一口硬一点的面包或者坚果时,会感觉到患牙处有明显的不舒服,但稍作停顿后又似乎缓解了许多。很多人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最近吃了太多辛辣、燥热的食物导致的,于是自行服用一些降火的药物,却不知道这其实是根尖周组织已经开始发炎的前兆。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牙可能会出现松动的现象。原本稳固排列在牙槽骨中的牙齿,因为根尖周围的炎症破坏了牙周膜的正常连接功能,使得牙齿与牙槽骨之间的结合变得不那么紧密了。这时候,用手轻轻晃动患牙,能明显感觉到它的松动幅度比周围的健康牙齿要大很多。而且,这种松动还会影响正常的咬合关系,导致上下牙齿在闭合时无法准确对齐,进一步干扰进食过程,使患者不自觉地避开使用患侧咀嚼食物。
牙龈的变化也是根尖周炎的一个重要隐形信号。观察患牙对应的牙龈部位,会发现那里的牙龈颜色逐渐变深,从正常的粉红色转变为暗红色甚至紫红色。同时,牙龈可能会出现肿胀,形成一个小小的隆起,按压下去还会有轻微的疼痛感。有些情况下,还会在牙龈上出现瘘管,也就是俗称的“脓包”。这个瘘管就像一个排水口,里面时常会有一些淡黄色的脓液渗出,这是身体试图排出根尖部位的炎性分泌物的表现。一旦看到这样的症状,绝不能忽视,因为这意味着根尖周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阶段。
除了局部的症状之外,根尖周炎还可能引起全身的反应。由于口腔内的细菌及其毒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这些免疫力相对较弱的人群来说,更容易受到全身性感染的影响。儿童可能会因为身体的不适而哭闹不安、精神萎靡;老年人则可能因原有的慢性疾病加上新出现的感染症状而使身体状况急剧下降。
根尖周炎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当下的痛苦和不适,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炎症会持续破坏根尖周围的骨质,造成牙槽骨的吸收和缺损。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后续牙齿修复的难度和效果,还可能导致相邻牙齿也受到波及,引发更多的口腔问题。
所以,当我们感受到牙齿有任何异常的疼痛、松动、牙龈变色或肿胀等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前往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专业的牙医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临床检查以及必要的 X 光片等辅助手段来准确诊断是否患有根尖周炎,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根管治疗等,以彻底清除病灶,消除炎症,保护我们的口腔健康。千万不要被“牙疼不是病”的观念所误导,对根尖周炎的隐形信号保持高度警惕,才能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许新艳 睢县长岗镇卫生院 口腔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