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及临床效果研究

2021-07-09 14:1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立题背景
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胆囊炎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微创手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术后仍存在出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风险[1]。据相关临床数据显示,胆囊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达 15%-20%,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2]。2021 年,在我院接收的胆囊炎手术患者中,术后并发症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因此,探索有效的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现实意义。

二、目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 2021 年 60 例胆囊炎手术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针对性预防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为临床胆囊炎术后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文献查证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等数据库,查阅近 5 年关于胆囊炎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的相关文献,了解当前胆囊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类型、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等研究现状,为本研究的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确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 - 2021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60 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超声等检查确诊为胆囊炎,且均符合手术指征,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及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数据见表 1。

(三)方法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做好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告知患者手术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

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止痛等药物治疗,指导患者术后饮食、活动等基本注意事项,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术前预防护理:详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针对存在的并发症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缓解其焦虑、恐惧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如腹式呼吸、有效咳嗽训练等,提高患者肺功能,减少术后肺部感染风险[3]。

术中预防护理: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关注手术进程,及时配合医生处理突发情况,减少手术创伤[4]。

术后预防护理:① 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根据评分给予相应的止痛措施,如药物止痛、物理止痛等,同时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② 感染预防:加强伤口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③ 胆漏预防:密切观察患者腹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若发现引流液呈黄绿色、伴有腹痛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④ 饮食护理: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先给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 表示,采用 χ²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结果
(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五、讨论
胆囊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还可能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5]。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6.67%(P<0.05)。分析其原因,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从术前、术中、术后多个环节入手,针对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术前通过心理干预和呼吸功能训练,提高了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密切配合,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通过疼痛护理、感染预防、胆漏预防和饮食护理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风险[5]。

疼痛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因疼痛导致患者不敢活动,从而减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感染预防措施通过加强伤口护理、口腔护理和鼓励早期活动,有效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胆漏预防通过密切观察引流液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胆漏,避免病情加重;个性化饮食护理则促进了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了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6]。

六、结论
对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七、参考文献
[1]曾军. 中医护理预防急性胆囊炎术后并发感染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 38 (06): 668-669. DOI:10.13586/j.cnki.yjyx1984.2021.06.042.

[2]杨红云.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术后并发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 (08): 64-66.

[3]王宇青. 系统化护理在急慢性胆囊炎手术疗效分析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 11 (06): 150-152.

[4]郭静,张海琴. 1例脑脓肿术后合并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 [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 26 (12): 160-162.

[5]曾凡丽. 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应用效果 [J]. 临床研究, 2018, 26 (12): 178-179.

[6]王云,李慧丽,赵艳梅,等. 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应用研究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 22 (02): 68-71.

(胡艺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