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题背景
消化道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常伴随剧烈的腹部疼痛,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痛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应激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预后恢复。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道穿孔的治疗方法日益完善,但在疼痛护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1]。多数医疗机构对于消化道穿孔患者的疼痛护理多以常规护理为主,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导致患者疼痛缓解不明显,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2022 年,我院收治了 40 例消化道穿孔患者,针对这些患者的疼痛护理情况,开展了相关研究,旨在探索更有效的疼痛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目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 2022 年 40 例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及临床效果评价,旨在明确不同疼痛护理方式对患者疼痛程度、康复进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更优的疼痛护理方案,为临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疼痛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丰富消化道穿孔护理的理论体系,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3]。
3. 具体实施方案
3.1 文献查证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消化道穿孔的发病机制、疼痛特点以及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疼痛护理方法和效果评价指标。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PubMed 等,检索关键词为 “消化道穿孔”“疼痛护理”“临床效果” 等。经过筛选和整理,发现目前针对消化道穿孔患者的疼痛护理研究较多,但多集中在单一护理措施的应用,缺乏综合性的疼痛护理方案研究,且对于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不够全面。本研究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了综合性的疼痛护理方案。
3.2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1 月 - 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40 例消化道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穿孔。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资料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3 方法
3.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胃肠减压护理、补液护理、饮食指导等。当患者出现明显疼痛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治疗。
3.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疼痛评估:入院后立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之后每 4 小时评估一次,记录疼痛评分变化情况。根据疼痛评分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护理计划。
心理护理:患者因剧烈疼痛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其治疗信心。
疼痛干预: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疼痛干预措施。对于轻度疼痛(VAS 评分 3 分以下)的患者,可通过听音乐、聊天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缓解疼痛;对于中度疼痛(VAS 评分 4-6 分)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于重度疼痛(VAS 评分 7 分以上)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阿片类镇痛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舒适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定期为患者翻身、按摩,预防压疮的发生。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疼痛的相关知识,包括疼痛的原因、评估方法、干预措施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疼痛的认识和配合度。
3.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²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VAS 评分比较(分,x±s)
4.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5. 讨论
消化道穿孔患者常伴有剧烈的腹部疼痛,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效的疼痛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4]。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疼痛评估、心理护理、疼痛干预、舒适护理和健康教育等。通过疼痛评估,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为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疼痛干预能够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缓解疼痛;舒适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减轻疼痛感受;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疼痛的认识和配合度[5]。
从研究结果来看,护理后观察组的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消化道穿孔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性疼痛护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心理需求,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6]。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6. 结论
对消化道穿孔患者采用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7. 参考文献
[1]李华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初步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01):81-83.DOI:10.16193/j.cnki.hnwk.2022.01.004.
[2]陈文丽,谢冬群.大肠经刮痧对上消化道穿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名医,2022,(01):14-15.
[3]袁静.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上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预后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21,51(12):42-44.
[4]赵菲菲.老年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穿孔的护理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8):102-103.
[5]吴乾龙,龙志祥,朱共元.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1):72-74+83.
[6]李文阳.消化道穿孔的原因、症状及护理[J].家庭科技,2021,(07):56-57.
(胡艺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