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护理措施在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中的价值探讨

2024-06-17 14:1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1. 立题背景
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有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达 20%-40%,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肠梗阻、肺部感染、尿潴留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综合护理措施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涵盖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等多个方面,已在多种疾病的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关于综合护理措施在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具体价值,目前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 目的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中的价值,明确综合护理措施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患者而言,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对于医院而言,降低术后并发症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医疗效率和服务质量。

对于临床护理工作而言,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结直肠癌术后护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推动护理模式的优化和改进,提高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3. 具体实施方案
3.1 文献查证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 等数据库,检索近年来关于结直肠癌术后护理的相关文献,了解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常见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以及综合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总结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本研究的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2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 3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7 例。

观察组中,男性 10 例,女性 7 例;年龄 45-75 岁,平均年龄(60.2±5.3)岁;其中结肠癌 11 例,直肠癌 6 例;Dukes 分期:A 期 5 例,B 期 8 例,C 期 4 例。

对照组中,男性 9 例,女性 8 例;年龄 46-76 岁,平均年龄(61.5±4.8)岁;其中结肠癌 10 例,直肠癌 7 例;Dukes 分期:A 期 4 例,B 期 9 例,C 期 4 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分期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3 方法
3.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

术前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注意事项,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做好皮肤准备和肠道准备[2]。

术后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活动,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按照医嘱给予抗感染、止痛等药物治疗。

饮食护理:术后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渐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指导患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具体包括:

心理护理: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等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术后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不适等情况,给予关心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术后第 1 天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预防肺部感染;术后第 2-3 天指导患者进行四肢活动、翻身等床上活动;术后第 4-7 天根据患者的体力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逐渐下床活动,从床边站立、缓慢行走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

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对于轻度疼痛患者,可通过听音乐、聊天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疼痛;对于中度及以上疼痛患者,按照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营养支持:术后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对于胃肠功能恢复较慢的患者,可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3.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

4.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x±s,n=17)

5. 讨论
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护理措施等。常规护理措施虽然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护理需求,但在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综合护理措施在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综合护理措施通过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疼痛护理、营养支持等多个方面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在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4]。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密切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5]。

6. 结论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6]。因此,综合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7. 参考文献
[1]马群,单世涵.老年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4,31(01):131-134.DOI:10.19791/j.cnki.1006-6411.2024.01.036.

[2]张颖,李静.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01):117-120.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24.01.117.

[3]刘芳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标准化手术室护理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3,29(24):154-156.

[4]王素巍,信馨,李海杰.辰时艾灸联合强化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23,29(12):88-90+95.DOI:10.13862/j.cn43-1446/r.2023.12.018.

[5]李玲,魏丽丽,李菊萍,等.手套式粗盐袋热敷在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中的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3,43(12):1282-1285+1302.

[6]林巧云.医护一体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围术期疼痛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与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12):2994-2996.

(胡艺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