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过敏性鼻炎长期不治可能引发哪些问题?

2025-03-26 13:2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过敏性鼻炎,这个看似普通的疾病,正悄然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生活质量。许多人认为它不过是偶尔打打喷嚏、流流鼻涕的小毛病,因而忽视了及时治疗。然而,过敏性鼻炎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像一颗隐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给身体带来全方位的危害。

一、呼吸系统:从鼻腔到肺部的“多米诺效应”
1.鼻窦炎:鼻腔的“炎症蔓延”
鼻窦是鼻腔周围含气的骨腔,与鼻腔相通。当过敏性鼻炎长期发作,鼻腔黏膜持续处于炎症状态,鼻窦开口容易因肿胀而阻塞,导致鼻窦内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温床,进而引发鼻窦炎。患者会出现鼻塞加重、流脓涕、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鼻窦炎反复发作还可能引发眶内或颅内并发症,如眶内蜂窝织炎、脑膜炎等,危及生命。

2.哮喘:呼吸系统的“双重打击”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本质上是同一气道、同一疾病在不同部位的表现。长期不治的过敏性鼻炎会使鼻腔的过滤和加湿功能下降,未经充分处理的空气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刺激气道黏膜,引发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同时,过敏性鼻炎产生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也会通过血液循环或神经反射作用于下呼吸道,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据统计,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数倍,而哮喘患者中约80%伴有过敏性鼻炎。一旦发展为哮喘,患者将面临反复发作的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因急性发作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3.睡眠呼吸障碍:夜晚的“呼吸噩梦”
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状会导致鼻腔通气不畅,患者在睡眠时不得不张口呼吸。长期张口呼吸会使空气未经鼻腔的加温、加湿和过滤作用,直接刺激咽喉部,引起咽喉干燥、疼痛等不适。而且,鼻塞还会导致睡眠中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引发睡眠呼吸障碍,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会出现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憋醒等症状,白天则感到疲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长期睡眠呼吸障碍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耳部:听力受损的“潜在威胁”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的“积液危机”
咽鼓管是连接鼻腔后部和中耳的通道,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中耳内的气压,保持中耳与外界气压的平衡。过敏性鼻炎长期发作时,鼻腔黏膜肿胀会波及咽鼓管咽口,导致咽鼓管阻塞。中耳内的空气被吸收后,会形成负压,引起中耳黏膜血管扩张、渗出,形成中耳积液,从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会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等并发症,影响听力功能,尤其是对儿童的言语发育和学习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三、眼部:视力健康的“隐形杀手”
过敏性结膜炎:眼睛的“瘙痒折磨”
眼睛和鼻腔通过鼻泪管相通,过敏性鼻炎产生的过敏原可以通过鼻泪管进入眼部,引发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会出现眼痒、眼红、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时还会伴有眼睑肿胀、结膜水肿等。长期的过敏性结膜炎可能导致角膜上皮损伤、角膜溃疡等并发症,影响视力。而且,眼部的瘙痒不适会让患者忍不住揉眼,进一步加重眼部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四、皮肤:全身过敏的“信号灯”
湿疹、荨麻疹:皮肤的“过敏风暴”
过敏性鼻炎患者往往存在过敏体质,当身体长期处于过敏状态时,免疫系统会过度敏感,对各种过敏原的反应增强。除了鼻腔和眼部的症状外,皮肤也可能受到影响,引发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湿疹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等多形性皮疹,伴有剧烈瘙痒,容易反复发作。荨麻疹则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伴有瘙痒,风团可在数小时内消退,但会反复出现。这些皮肤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美观,还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

五、心理与生活质量:被忽视的“无形伤害”
焦虑、抑郁:情绪的“低谷陷阱”
长期受过敏性鼻炎症状的困扰,患者会出现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由于疾病的反复发作和难以根治,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六、总结

过敏性鼻炎并非小病,长期不治可能引发全身多系统的健康问题。因此,一旦确诊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守护身体健康。让我们重视过敏性鼻炎,别让小毛病酿成大祸患。

(王志 新乡新华医院 儿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