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突发胸痛捂胸口?这些动作可能帮心脏 “缓口气”

2023-11-03 10: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突发胸痛时,人们下意识的动作就是双手捂住胸口,眉头紧锁,恨不得立刻找到缓解的办法。这种突如其来的疼痛,可能是心脏发出的紧急信号,比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在等待救援的短短几分钟里,正确的动作能为心脏 “减负”,错误的做法则可能加重负担。作为急诊科护士,见过太多因为动作不当而让情况变糟的案例,今天就来聊聊突发胸痛时,哪些动作能帮心脏 “缓口气”,哪些行为要坚决避免。

一、先停下!别动,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突发胸痛的瞬间,身体可能还处于活动状态 —— 也许正在爬楼梯、拎东西,甚至只是在走路。这时候,最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停下所有动作,原地休息。心脏在胸痛时已经处于 “缺氧” 或 “供血不足” 的状态,继续活动会让它消耗更多氧气,就像让一个疲惫的人继续跑步,只会加重不适。

停下后,找个安全的地方站稳或坐下。如果身边有椅子,赶紧坐下,身体稍微前倾一点,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猛地蹲下。站稳或坐下能减少身体对氧气的需求,让心脏不用额外 “费力” 给四肢供血,从而集中精力维持基本的血液循环。

很多人觉得 “坚持一下就过去了”,硬撑着走到目的地,这种做法非常危险。曾经遇到过有人在胸痛时硬撑着上电梯回家,结果在电梯里病情加重,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记住,胸痛时 “停下” 比 “坚持” 更重要。

二、调整呼吸:别大口喘气,慢慢 “顺” 过来
胸痛时,人很容易因为紧张而大口喘气,甚至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加剧的情况。这是因为快速呼吸会让体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被打破,反而加重心脏负担。正确的做法是慢慢调整呼吸,让呼吸变得平稳、深沉。

可以试试用 “鼻吸嘴呼” 的方式:用鼻子慢慢吸气,感受胸腔微微扩张,吸气时间保持 3-4 秒;然后用嘴巴缓缓呼气,尽量把肺里的气体排干净,呼气时间 4-5 秒。这样反复几次,呼吸会逐渐平稳,身体的紧张感也会减轻。

不要刻意屏住呼吸,也不要用力咳嗽。屏住呼吸会增加胸腔压力,影响心脏的血液回流;而用力咳嗽虽然有时被误传为 “自救方法”,但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可能会加重胸痛,尤其是对有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的人来说,危险极大。

三、姿势有讲究:选对姿势能减轻心脏压力
1. 坐着时:身体前倾,别后仰
如果是坐着缓解胸痛,最好选择有靠背的椅子,身体稍微前倾,双手可以轻轻放在膝盖上,或者支撑在桌子边缘。这种姿势能放松胸部肌肉,减少胸腔对心脏的压迫,让血液更容易回流到心脏。

不要靠在椅背上仰头休息,这种姿势会让胸部肌肉紧张,还可能影响肺部的扩张,加重呼吸困难。也不要蜷缩身体,蜷缩会增加腹部压力,阻碍血液流通。

2. 站着时:靠墙支撑,别乱动
如果身边没有椅子,只能站着,那就找面墙,后背轻轻靠在墙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或轻轻放在腹部。靠墙能帮助身体保持稳定,减少体力消耗,避免因为站立不稳而摔倒。

站着时不要来回踱步、弯腰或转身,这些动作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如果觉得头晕,可以慢慢滑坐到地上,但要注意保护头部,避免突然摔倒受伤。

3.  躺着时:半卧位,别平躺
如果必须躺下(比如已经出现头晕、乏力,站不住或坐不稳),最好采取半卧位 —— 用枕头把上半身垫高 30-45 度,膝盖可以稍微弯曲。这种姿势能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也能避免平躺时肺部受压,缓解呼吸困难。

不要完全平躺,平躺会让更多血液回流到心脏,增加心脏的工作量,可能加重胸痛和呼吸困难。也不要左侧卧位,左侧身体靠近心脏,可能会压迫心脏,让不适加剧。

四、解开束缚:让身体 “松快” 起来
胸痛时,身上的紧身衣物会像 “枷锁” 一样增加身体的负担,尤其是颈部、胸部和腰部的衣物。这时候要及时解开这些束缚,让身体 “松快” 下来。

比如解开衣领的扣子或拉链,避免颈部被勒紧,影响呼吸和颈部血管的血液流通;如果穿了紧身内衣、腰带或收腹裤,也要松开,让腹部和胸部能够自由扩张,减少对心脏和肺部的压迫。

女性如果穿了钢圈文胸,也可以适当调整,避免钢圈对胸部的压迫。这些小举动看似简单,却能在短时间内减轻身体的紧张感,让呼吸更顺畅。

五、别做这些事!错误行为可能加重危险
1. 不要剧烈活动:别跑、别跳、别用力
突发胸痛时,任何剧烈活动都是禁忌。不要试图自己跑去医院,也不要爬楼梯、搬东西,哪怕是觉得 “找点药吃” 这种小事,也应该让身边的人帮忙。剧烈活动会让心脏耗氧量骤增,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

曾经见过有人胸痛时硬撑着去楼上拿药,结果在楼梯上发生心梗,这种情况本可以避免。记住,此时 “不动” 就是在保护自己。

2.  不要情绪激动:别紧张、别生气、别焦虑
情绪波动是胸痛的 “催化剂”。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会让体内分泌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进一步加重心脏的缺血和缺氧,让胸痛更剧烈。

可以试着做几次深呼吸,心里默默告诉自己 “别慌,先休息,救援马上就到”。尽量保持冷静,身边有人时可以让他们轻声安慰,避免大声说话或争吵引发情绪波动。

3.  不要乱吃东西或喝水:别用 “进食” 缓解紧张
有些人会因为紧张而想喝水或吃点东西,觉得 “能缓解一下”,但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在胸痛原因不明的情况下(比如可能是主动脉夹层),进食或喝水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在需要紧急手术时增加风险。

也不要自行吃止痛药,比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虽然这些药可能对心绞痛有效,但如果是其他疾病(比如主动脉夹层、胃溃疡穿孔)引起的胸痛,乱吃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4. 不要热敷或冷敷:别用 “物理方法” 瞎折腾
胸痛时不要在胸部热敷或冷敷,这种物理刺激可能会让胸部血管收缩或扩张,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加重不适。也不要按摩胸部,按摩可能会刺激心脏,导致心率异常。

身体的自然反应已经在提示问题,这时候 “不折腾” 比 “瞎折腾” 更安全。

六、及时求助:动作再对,也不如专业救援快
正确的动作能为心脏 “争取时间”,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救援。在做好自我缓解的同时,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告诉接线员自己正在经历胸痛,以及具体的位置、症状持续时间、年龄和既往病史(比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等)。

如果身边有人,要明确告诉他们自己需要帮助,让他们帮忙打电话、取药(如果知道自己有心脏病,且医生之前开了急救药),或者去门口迎接救护车。不要不好意思求助,胸痛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

打完电话后,尽量待在容易被找到的地方,比如客厅、门口附近,解开家门,方便急救人员快速进入。如果是独自一人,最好把手机放在身边,保持通话畅通,让接线员能随时了解情况。

七、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1. 老年人:别硬撑,优先求助
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可能下降,胸痛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但他们的身体耐受性更差,一旦出现胸痛,即使不剧烈,也不要硬撑,要立刻停下休息并求助,避免延误病情。

如果平时有心脏病史,口袋里最好放着急救药和写有家庭住址、联系人电话的卡片,方便在紧急情况下被他人发现并提供帮助。

2. 肥胖或有基础病的人:姿势更要注意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突发胸痛时,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选择半卧位或前倾坐姿能更有效地缓解不适。同时,要避免任何可能增加腹压的动作,比如弯腰、用力排便等,这些动作会加重心脏负担。

3.  孕妇:别慌,保持平稳
孕妇突发胸痛时,除了采取上述正确姿势,还要注意保护腹部,避免压迫胎儿。可以让身边的人帮忙垫高上半身,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说明自己的怀孕情况和孕周,以便急救人员做好相应准备。

突发胸痛时,捂住胸口只是本能反应,而学会正确的应对动作,才能真正帮心脏 “缓口气”。停下活动、调整呼吸、选对姿势、解开束缚、及时求助,这几步环环相扣,能在关键时刻为心脏争取时间。记住,这些动作不是 “治疗”,而是 “应急保护”,最终的解决还要靠专业的医疗救援。面对胸痛,不慌张、不硬撑、不乱动,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给心脏一个 “喘息” 的机会。

(魏海龙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