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上肺炎,家长往往忧心忡忡。其实面对小儿肺炎,只要科学护理、合理用药,多数患儿都能顺利康复。其中,抗生素的规范使用是治疗关键,而警惕过敏反应、尤其是凶险的过敏休克,更是家长必须掌握的知识。
一、小儿肺炎用抗生素,这些“讲究”要记牢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肺炎的“利器”,但使用时需严守以下原则:
1. 遵医嘱是前提:抗生素必须由医生判断后开具,家长切勿凭经验自行用药,也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比如医生开具7天的疗程,即使孩子症状好转,也需服完疗程,避免细菌耐药。
2.察反应是关键:用药期间要密切关注孩子状态。常见的轻微过敏可能表现为皮疹、瘙痒,若出现持续呕吐、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3.区分感染类型:肺炎有细菌性、病毒性等不同类型,只有细菌性肺炎才需用抗生素。盲目使用不仅无效,还可能增加过敏风险。
二、过敏休克有多快?警惕“闪电式”危险
抗生素过敏中,最凶险的是过敏性休克,其发作速度极快——从用药到出现严重症状,可能仅需数分钟至半小时,堪称“闪电式”危险。典型症状包括:
皮肤黏膜:全身荨麻疹、口唇或眼睑肿胀;
呼吸系统:喉咙发紧、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因喉头水肿导致);
循环系统: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出冷汗、血压下降,严重时意识模糊。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家长要立即停药,让孩子平卧并解开衣领,同时拨打120。若家中备有肾上腺素笔(医生开具的急救用药),可按说明注射,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
三、急诊绿色通道:为生命争分夺秒
过敏性休克属于急症,医院的急诊绿色通道能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救治”的快速服务。到达医院后,家长需清晰告知医生:孩子使用的抗生素名称、用药时间、出现症状的先后顺序,这能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判断病情,启动针对性救治(如肾上腺素注射、吸氧、静脉补液等)。
其实,小儿肺炎并不可怕,只要家长做好科学护理:按时按量用抗生素、密切观察孩子反应、牢记过敏休克的早期信号,就能有效降低风险。若不幸遭遇严重过敏,及时借助急诊绿色通道,多数孩子都能转危为安。
(刘佳 张家口蔚县蔚州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