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淤青到溃烂,静脉曲张演变为慢性创面的全过程追踪

2025-08-06 19: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静脉曲张,这一常见的血管疾病,起初往往只是腿部出现一些看似无害的蓝色或紫色脉络凸起,伴随着轻微的不适感与偶尔的沉重、疲劳。然而,若不加以重视与及时干预,它可能会悄然发展,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变化,最终导致皮肤破损、形成难以愈合的慢性创面。以下是这一演变过程的详细追踪。

一、初期阶段:淤青与水肿

一切始于静脉系统的功能障碍。由于瓣膜失效,血液无法正常回流至心脏,而是在重力作用下淤积于下肢静脉中。这种血液滞留首先表现为皮肤表面的细微变化——细小的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点状出血,即我们所说的“淤青”。同时,受累区域开始出现轻度水肿,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更为明显。此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腿部酸胀、疼痛,但这些症状常被忽视,认为是日常劳累所致。

随着病情进展,静脉内的压力持续升高,血管壁逐渐扩张变薄,进一步加重了血液循环障碍。皮肤下的组织因缺乏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而变得脆弱,为后续的问题埋下伏笔。

二、中期阶段:色素沉着与硬化

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静脉曲张进入中期,最显著的特征是皮肤颜色的改变。由于血液中含铁血黄素沉积,受影响的皮肤区域会呈现出棕褐色斑块,这是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典型标志之一。与此同时,周围组织的纤维化进程加速,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逐渐增厚、变硬,触感如同皮革一般,这种现象称为“脂性硬皮病”。

此阶段的患者在行走时不仅会感到更加明显的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出现夜间抽筋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即使是微小的伤害也可能难以迅速恢复,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三、晚期阶段:溃疡形成与慢性创面

当静脉曲张达到严重程度且长期未得到治疗时,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慢性静脉性溃疡(俗称“老烂腿”)。这些溃疡通常位于踝关节附近,因为这里是下肢压力最高的部位。起初可能是一个小红点或水泡,很快破溃并不断扩大,边缘不规则,底部覆盖着坏死的组织和脓液。

溃疡的形成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一方面,持续的高静脉压阻止新鲜血液带来必要的生长因子促进伤口愈合;另一方面,局部缺氧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引发反复感染,延缓愈合进程。此外,由于淋巴回流也受阻,患处容易肿胀,进一步恶化了局部微循环,使溃疡更加难以治愈。

对于患者而言,这不仅意味着身体上的巨大痛苦,还包括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日常活动受限,需要频繁更换敷料,有时甚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清除坏死组织,重建健康的血液循环路径。

总结

从最初的淤青到最终的溃烂,静脉曲张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早期识别症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穿着医用弹力袜、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通过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乃至必要的手术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静脉曲张的发展,避免其演变为难以处理的慢性创面,从而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冯洪涛 郑州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