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是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病症的后遗症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其中,褥疮(又称压疮)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因此,了解并掌握偏瘫患者翻身防褥疮的关键时间点,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至关重要。
一、翻身防褥疮的重要性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偏瘫患者由于身体一侧肢体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或久坐,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不畅,皮肤和皮下组织容易受损,进而引发褥疮。一旦发生褥疮,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导致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预防褥疮的发生是偏瘫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而定时翻身是预防褥疮的关键措施之一。
二、关键时间点的设定依据
(一)人体生理特点
人体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需要一定的血液供应来维持正常功能。当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时,血管受到压迫,血液流动受阻,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容易发生缺血性损伤。一般情况下,人体组织在持续受压 2 - 3 小时后,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因此,为了保证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需要在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之前进行翻身,以减轻局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二)皮肤耐受性
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不同部位的皮肤耐受性存在差异。例如,骶尾部、足跟部等部位的皮肤相对较薄,且缺乏肌肉和脂肪的缓冲,更容易受到压迫而受损。对于这些皮肤耐受性较差的部位,需要更频繁地翻身,以减少受压时间,降低褥疮发生的风险。
三、关键时间点的具体划分
(一)2 小时翻身一次
这是预防褥疮的基本原则。对于大多数偏瘫患者来说,每隔 2 小时翻身一次是比较合适的。在这个时间间隔内,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虽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通过每隔 2 小时翻身,可以有效地改变受压部位,使局部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维持正常的组织代谢。同时,2 小时的时间间隔也相对容易记忆和操作,便于患者家属在日常护理中进行实施。
(二)夜间翻身时间的调整
夜间睡眠时间较长,患者翻身的频率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为了保证夜间翻身的效果,可以适当调整翻身时间。一般来说,夜间每隔 3 - 4 小时翻身一次是比较合理的。在夜间,人体的代谢相对缓慢,血液循环也相对稳定,受压部位的组织损伤风险相对较低。因此,可以适当延长翻身间隔时间,但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家属在夜间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惊醒患者,影响其睡眠。
(三)特殊情况下的翻身时间调整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患者身体状况较差、皮肤耐受性极低或存在其他并发症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翻身时间进行调整。例如,对于高龄患者、营养不良患者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其皮肤耐受性更差,血液循环功能也相对较弱,因此需要缩短翻身间隔时间,每隔 1 - 1.5 小时翻身一次,以更好地保护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此外,如果患者出现皮肤发红、疼痛等早期褥疮迹象时,也需要立即增加翻身次数,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局部按摩、使用减压垫等,以促进皮肤恢复,防止褥疮进一步发展。
四、翻身技巧与注意事项
(一)翻身技巧
1. 侧卧位翻身:这是最常见的翻身方式。家属站在患者身体一侧,一手托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髋部,轻轻将患者转向一侧,使患者呈侧卧位。在翻身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身体的稳定,避免过度牵拉患侧肢体,造成关节损伤。同时,可在患者背部放置一个软枕,以支撑身体,保持侧卧位的稳定。
2. 仰卧位翻身:对于一些无法侧卧的患者,可以采用仰卧位翻身。家属站在患者身体一侧,一手托住患者头部和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和下肢,轻轻将患者抬起,使患者从一侧转向仰卧位。在仰卧位时,要注意在患者足跟部、骶尾部等受压部位放置减压垫,以减轻局部压力。
3. 半卧位翻身:对于一些需要半卧位休息的患者,家属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半卧位翻身。先将患者头部和上半身抬高,呈半卧位,然后按照侧卧位翻身的方法,将患者转向一侧。在半卧位翻身时,要注意调整床头高度和患者身体的位置,使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同时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的呼吸困难或血液循环障碍。
(二)注意事项
1. 动作轻柔:在翻身过程中,家属的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用力过猛或过快,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特别是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更要小心谨慎,防止骨折的发生。
2. 保护患侧肢体:偏瘫患者一侧肢体功能障碍,关节和肌肉的稳定性较差。在翻身时,要注意保护患侧肢体,避免过度牵拉、扭转或压迫患侧肢体,防止关节脱位或肌肉拉伤。同时,要保持患侧肢体处于功能位,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3. 观察皮肤变化:每次翻身时,家属都要仔细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变化,如皮肤颜色、温度、硬度等。如果发现皮肤出现发红、肿胀、疼痛或破溃等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增加翻身次数,防止褥疮的进一步发展。
4. 保持床铺平整、清洁:保持床铺的平整、清洁和干燥,对于预防褥疮也非常重要。床铺不平整或有杂物,会增加局部受压的面积和压力,容易导致褥疮的发生。因此,家属要定期整理床铺,及时更换床单和被褥,保持床铺的整洁舒适。
五、辅助措施
(一)使用减压垫
减压垫是一种专门用于减轻局部压力的辅助器具,可以有效地预防褥疮的发生。常见的减压垫有气垫、海绵垫、凝胶垫等。在使用减压垫时,要根据患者的身体部位和皮肤状况选择合适的减压垫,并正确放置在受压部位。例如,在骶尾部、足跟部等受压部位放置减压垫,可以分散局部压力,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褥疮发生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压垫并不能完全替代翻身的作用,患者仍需要定时翻身,以保证身体各部位的血液循环。
(二)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是预防褥疮的重要环节。家属要定期为患者擦洗身体,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在擦洗过程中,要注意轻柔擦拭,避免过度摩擦皮肤。擦洗后,要及时擦干皮肤,保持皮肤的干燥。对于皮肤干燥的患者,可以适当涂抹一些润肤乳,以保持皮肤的水分和弹性。同时,要注意观察皮肤的完整性,避免皮肤破损,防止感染的发生。
(三)营养支持
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预防褥疮和促进伤口愈合至关重要。偏瘫患者由于身体活动受限,能量消耗相对较少,但营养需求却并没有减少。相反,由于长期卧床或久坐,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影响皮肤的健康和抵抗力。因此,家属要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例如,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蛋类、豆制品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对于食欲较差或进食困难的患者,可以咨询医生或营养师,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或营养补充剂,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六、总结
偏瘫患者翻身防褥疮的关键时间点主要包括每隔 2 小时翻身一次、夜间每隔 3 - 4 小时翻身一次以及根据特殊情况适当调整翻身时间。在翻身过程中,要注意翻身技巧,动作轻柔,保护患侧肢体,并观察皮肤变化。同时,结合使用减压垫、做好皮肤护理和提供营养支持等辅助措施,可以更有效地预防褥疮的发生。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掌握这些关键时间点和护理技巧,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偏瘫患者翻身防褥疮的护理工作,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康复环境。
(张肖允 滑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二科 主管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