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检报告中,“甲状腺结节” 这一词汇越来越常见,不少人看到后会陷入恐慌,担心自己患上了癌症,迫切想知道结节是否需要切除。其实,甲状腺结节并非都意味着严重疾病,医生会通过专业手段判断其良恶性,再决定是否需要手术。
首先,我们要明确甲状腺结节的基本情况。甲状腺位于颈部喉结下方,形状类似蝴蝶,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关键生理功能。甲状腺结节则是甲状腺内出现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异常的肿块,就像甲状腺上长了 “小疙瘩”。数据显示,在成人中,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比例高达 20%-76%,但其中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恶性比例仅占 5%-15% 左右。这意味着,大部分人查出甲状腺结节后,无需过度焦虑,更不是所有结节都需要 “一刀切”。
那么,医生究竟凭借哪些方法来判断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呢?这需要一套严谨的 “诊断流程”,常用的检查手段主要包括超声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其中超声检查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判断良恶性的核心依据。
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 “第一道关卡”,堪称医生的 “火眼金睛”。通过超声,医生可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是否有钙化、纵横比等多个关键特征,这些特征就像 “线索”,能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比如,良性结节通常具有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回声均匀、没有钙化或仅有粗大钙化、纵横比小于 1(即结节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左右方向,更偏向 “横着长”)等特点;而恶性结节往往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常为低回声)、可能出现微小钙化(像细沙粒一样的强回声)、纵横比大于 1(结节 “竖着长”,上下方向更长),同时还可能伴有甲状腺外侵犯、颈部淋巴结异常等情况。不过,超声检查只是初步判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同医生可能会对同一结节的特征有细微解读差异,所以有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来确认。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简称 FNA)是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 “金标准” 之一,准确率可达 90% 以上。这项检查的过程相对简单:医生会用一根很细的针头,在超声引导下刺入甲状腺结节,抽取少量细胞样本,然后将样本送到病理科,由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如果细胞形态正常,排列规则,通常判断为良性;如果细胞出现明显的异型性(比如大小不一、形状怪异、细胞核异常等),则可能提示恶性,需要进一步做病理切片检查(如甲状腺组织活检)来明确诊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属于微创检查,创伤小、恢复快,一般不会留下明显疤痕,也很少出现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较小,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确诊手段。
除了上述两项核心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也能为医生提供重要参考。甲状腺功能检查主要是通过抽血检测甲状腺激素(如 FT3、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有些甲状腺结节会影响甲状腺功能,比如自主功能性结节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而有些恶性结节(如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存在一定关联,比如 TSH 水平升高时,甲状腺结节发生恶性的风险可能会略有增加。不过,甲状腺功能正常并不代表结节一定是良性,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不意味着结节就是恶性,它更多是作为综合判断的一部分,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甲状腺情况,制定更合适的诊疗方案。
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进行甲状腺核素扫描、CT 或 MRI 检查。甲状腺核素扫描主要用于判断结节是否为 “热结节”“冷结节” 等,“热结节” 多为良性,而 “冷结节” 有一定的恶性风险,但这项检查的准确率相对较低,目前已不是首选;CT 或 MRI 检查则主要用于评估结节的大小、位置、是否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如气管、食管、血管等),以及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更多用于恶性结节的分期,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而不是直接判断良恶性。
了解了医生判断结节良恶性的方法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甲状腺结节到底要不要切?其实,是否手术主要取决于结节的性质、大小、是否有症状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
如果经过检查,结节被明确为良性,且体积较小,没有引起任何不适症状(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也没有影响甲状腺功能,通常不需要手术,只需定期随访观察即可。随访的频率一般为每 6-12 个月做一次超声检查,监测结节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如果在随访过程中,结节没有明显变化,继续定期观察;如果结节突然增大、出现钙化、边界变得模糊等异常情况,再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评估是否需要干预。
如果结节被确诊为恶性(即甲状腺癌),大部分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甲状腺癌主要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四种类型,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早期手术治疗后,5 年生存率可达 90% 以上,预后较好;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较快,更需要尽早手术,并结合放射性碘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不过,对于一些直径小于 1 厘米、没有侵犯周围组织、没有淋巴结转移的微小乳头状癌,医生也可能会建议密切随访观察,而不是立即手术,因为这类癌症进展非常缓慢,过度治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负担。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即使结节是良性的,也可能需要手术。比如,结节体积过大,压迫到了周围的器官,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或者结节影响了甲状腺功能,导致甲亢等疾病,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另外,有些患者虽然结节是良性的,但由于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与医生充分沟通后,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结节。
总之,查出甲状腺结节后,不必盲目恐慌,更不要急于要求手术。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相关检查,明确结节的良恶性。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症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无论是定期随访还是手术治疗,都要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更好地保障甲状腺健康。
(李丽 睢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副主任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