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嗽是家长常遇到的儿童健康问题,多数咳嗽会随感冒等疾病好转而消失,但有些孩子的咳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不仅影响睡眠和食欲,还可能隐藏深层健康问题。本文为大家解析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助家长科学识别应对。
一、呼吸道感染后遗症:常见的“持久战”诱因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急性咳嗽的主要原因,感染后炎症若持续刺激气道,可能演变为慢性咳嗽。病毒感染后的气道高反应很常见。普通感冒、流感或腺病毒感染后,病毒破坏气道黏膜,使黏膜下神经末梢暴露,孩子气道对冷空气、粉尘、油烟等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有刺激就引发咳嗽。这种咳嗽多为干咳,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剧烈活动后也可能加剧,持续2-4周,部分孩子会延续至8周。细菌感染若未及时控制,也会导致咳嗽迁延。比如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多为阵发性干咳,夜间明显,常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治疗效果不佳,需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此外,百日咳杆菌感染在婴幼儿中较常见,初期类似感冒,随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结束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病程可达2-3个月。
应对这类咳嗽,家长要避免孩子接触烟雾、香水等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湿度50%-60%,遵医嘱用止咳药或雾化治疗缓解气道敏感。多数情况下,随气道黏膜修复,咳嗽会自愈。
二、咳嗽变异性哮喘:易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约占30%。与典型哮喘不同,其主要症状是长期咳嗽,常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核心机制是气道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孩子气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或刺激物(如冷空气、运动)时,会出现痉挛引发咳嗽。这类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夜间或凌晨发作频繁,运动、哭闹、接触冷空气后加重,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后会明显缓解。该病有遗传倾向,父母有哮喘或过敏性疾病史,孩子患病风险更高,部分孩子还伴有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过敏相关疾病。
怀疑是咳嗽变异性哮喘,需及时就医做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等明确诊断。治疗通常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多数孩子规范治疗后症状可有效控制。
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漏”的连锁反应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指鼻部、鼻窦或咽喉部疾病导致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和气管,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的慢性咳嗽,在儿童中约占20%-40%。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诱因。孩子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黏膜充血水肿,产生大量清水样鼻涕,不自觉倒流至咽喉部形成“鼻后滴漏”,持续刺激咽喉引发咳嗽。孩子常伴有鼻塞、打喷嚏、揉鼻子等症状,咳嗽多在晨起或体位变化时(如躺下时)加重。鼻窦炎也会导致类似问题。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鼻窦发炎时,鼻窦内产生脓性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引发持续性咳嗽,孩子可能伴有流脓涕、头痛、鼻塞等症状。鼻窦炎若未及时治疗,咳嗽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治疗关键是解决鼻部或咽喉部原发疾病。过敏性鼻炎可用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窦炎需根据感染类型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配合生理盐水洗鼻,清除鼻腔分泌物,减少鼻后滴漏。
四、胃食管反流:“从胃到肺”的跨界刺激
胃食管反流在婴幼儿中较常见,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胃内容物易反流至食管甚至咽喉部,刺激气道引发咳嗽,即“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这类咳嗽与进食密切相关:孩子吃奶后、进食过多或平躺时咳嗽加重,部分还会出现吐奶、反酸、恶心、拒食、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时,反流物可能被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使咳嗽加重。
应对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家长可调整喂养方式:喂奶避免过快过急,喂奶后竖着抱孩子轻拍背部助排气;睡觉时适当抬高上半身(15°-30°)减少反流。症状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用促胃动力药或抑酸药。随孩子年龄增长,食管括约肌功能完善,多数反流症状会自行缓解。
五、环境因素:持续的“隐形刺激源”
环境因素可能导致孩子咳嗽迁延不愈,尤其对过敏体质孩子,环境刺激常是咳嗽“催化剂”。过敏原暴露常见,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霉菌等,会刺激呼吸道引发过敏性炎症,导致咳嗽反复。家长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除螨,避免养宠物,花粉季节减少外出或让孩子戴口罩。空气污染和烟雾会损伤气道黏膜。长期暴露于雾霾、汽车尾气、油烟,或被动吸入二手烟,会降低孩子气道抵抗力,使咳嗽难愈。家长应避免孩子接触吸烟环境,空气污染严重时关门窗,用空气净化器。气候变化也可能诱发咳嗽。冷空气、气温骤变或空气干燥时,孩子气道黏膜易受刺激引发咳嗽。家长要根据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物,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六、其他少见原因:不可忽视的“小众因素”
除上述常见原因,一些少见疾病也可能导致儿童慢性咳嗽,需家长警惕。
1. 异物吸入在婴幼儿中不罕见。孩子好奇心强,易将小玩具、花生、瓜子等异物放入口中,不慎吸入气管或支气管。异物刺激气道会引起持续性咳嗽,常为阵发性剧烈咳嗽,部分孩子还会喘息、呼吸困难。怀疑有异物吸入,需立即就医,通过胸部CT或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并取出异物。
2. 囊性纤维化是罕见遗传性疾病,因基因突变导致气道分泌物黏稠,无法正常排出,引发反复咳嗽、肺部感染。孩子还可能伴有生长发育迟缓、消化不良等症状,需通过基因检测和相关检查确诊。
3. 心因性咳嗽与心理因素有关,多发生在学龄期儿童。孩子可能因紧张、焦虑等出现反复咳嗽,注意力集中(如上课)时减轻,无聊或睡前加重,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这类咳嗽需结合心理疏导,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七、家长应对:科学处理的“黄金法则”
孩子咳嗽超过4周(婴幼儿超过3周),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明确病因后再针对性治疗,避免盲目用止咳药。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咳嗽特点:干咳还是有痰、咳嗽时间(夜间/晨起/运动后)、是否伴其他症状(如流涕、喘息、反酸等)、咳嗽前是否有感染史或异物吸入史等,这些信息助医生快速判断病因。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孩子多喝温水保持呼吸道湿润,饮食清淡,避免辛辣、过甜、过咸食物,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免疫力。
结束语,孩子咳嗽老不好可能隐藏多种原因,家长要保持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让孩子早日摆脱咳嗽困扰。
(张晓扬 内黄县妇幼保健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