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咳嗽老不好?可能不是感冒,这几种肺病要警惕

2024-10-07 10: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咳嗽是身体的“清道夫”,能帮我们把呼吸道里的痰、灰尘、细菌等“垃圾”排出去。但如果咳嗽持续超过3周,甚至一两个月都不好,就可能不是普通感冒那么简单了。临床数据显示,约30%的慢性咳嗽(持续8周以上)背后隐藏着呼吸系统疾病,有些甚至可能是严重肺病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容易被误认为“感冒”的咳嗽,以及背后需要警惕的几种肺病。

一、先分清:普通咳嗽和“危险咳嗽”有啥不一样?

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像“过客”:

-持续时间短:一般1-2周内会逐渐减轻,最多不超过3周。

-伴随症状明显:一开始可能有鼻塞、流涕、咽痛、发热等,咳嗽初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有痰,颜色从白到黄再逐渐变清。

-有自愈性:就算不吃药,好好休息、多喝水,也能慢慢好转。

而需要警惕的“危险咳嗽”,更像“常驻客”:

-持续时间长:超过3周不缓解,甚至加重,或时好时坏反复出现。

-伴随“特殊信号”:比如痰中带血、夜间咳得更凶、一动就咳、咳嗽时胸痛,或伴有体重下降、乏力、低热等。

-常规治疗无效:吃了感冒药、止咳药,效果却不明显,甚至越咳越重。

如果你的咳嗽符合“危险咳嗽”的特点,别再当“小感冒”硬扛,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呼吸系统出了更复杂的问题。

二、咳嗽老不好?先排查这6种常见肺病

1.咳嗽变异性哮喘:披着“咳嗽外衣”的哮喘

很多人不知道,哮喘不一定会“喘”,有一种特殊类型叫“咳嗽变异性哮喘”,唯一的症状就是慢性咳嗽。

典型表现:

-干咳为主,几乎没痰,尤其在夜间、凌晨或运动后加重,有时一躺下来就咳不停。

-接触冷空气、油烟、花粉、灰尘后,咳嗽会突然加重。

-用普通止咳药、抗生素无效,但用哮喘药(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后,咳嗽会明显减轻。

高发人群:有过敏史(如过敏性鼻炎、湿疹)、哮喘家族史,或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粉尘环境中的人。

怎么确诊:需要做肺功能检查(如支气管激发试验),如果结果显示气道反应性增高,结合症状就能判断。

2.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胃里的“酸水”惹的祸

听起来是消化道问题,却可能让你咳到停不下来。当胃里的胃酸、食物反流到食管,甚至刺激咽喉和气管时,就会引发慢性咳嗽。

典型表现:

-咳嗽多在饭后、睡前或平躺时加重,有时半夜会咳醒。

-可能伴有反酸、烧心、胸骨后隐痛,或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堵着、发苦。

-吃止咳药没用,反而在控制饮食(如少吃甜、辣、油腻)后,咳嗽会减轻。

高发人群:经常暴饮暴食、爱吃宵夜、肥胖,或有胃动力不足的人。

怎么确诊:医生可能会让你做24小时食管pH监测,或尝试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治疗2-4周,如果咳嗽明显好转,就能辅助诊断。

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子、鼻窦“漏”出来的问题

鼻炎、鼻窦炎等上气道疾病,可能通过“鼻后滴漏”引发咳嗽——鼻腔里的分泌物顺着喉咙后壁往下流,持续刺激咽喉,就像有根“小羽毛”总在嗓子里挠。

典型表现:

-咳嗽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或感觉喉咙里有黏液附着,总想清嗓子。

-早上起来咳嗽加重,因为一夜的分泌物堆积在咽喉部。

-可能有鼻窦炎的症状:流脓涕、头痛、眼眶周围胀痛。

高发人群: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人。

怎么确诊:医生通过鼻内镜检查,能看到鼻腔或鼻窦有炎症、分泌物,针对性治疗鼻炎或鼻窦炎后,咳嗽会随之缓解。

4.慢性支气管炎:吸烟、污染是“元凶”

如果长期吸烟,或经常接触烟雾、粉尘、有害气体,支气管黏膜反复受损发炎,就可能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

典型表现:

-咳嗽、咳痰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都出现,尤其在秋冬季节、天气变冷时加重。

-早期多为白色泡沫痰,合并感染时会变成黄色脓痰,严重时可能喘不上气。

-早上起床后咳嗽、咳痰更明显,活动后可能气短。

高发人群:长期吸烟者(包括二手烟)、40岁以上人群、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如矿工、厨师)。

怎么确诊:胸部CT可能显示“肺纹理增粗”,肺功能检查早期可能正常,晚期会出现气流受限。戒烟和避免刺激是关键,否则可能进展为慢阻肺。

5.肺结核:传染性强,别当“感冒”拖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曾被称为“白色瘟疫”,现在仍不少见,尤其在免疫力差的人群中容易发生。

典型表现:

-咳嗽持续2-3周不愈,伴有低热(下午或晚上明显,体温37.3-38℃)、盗汗(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

-痰中带血或咯血,这是肺结核的典型信号之一。

-还可能有乏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女性可能月经不调。

高发人群: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用激素的人)、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居住环境拥挤通风差的人。

怎么确诊:痰检找到结核杆菌可确诊,胸部CT能看到肺部有“结核病灶”,PPD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也有助诊断。肺结核早发现、早用抗结核药,多数能治愈,但若拖延可能传染他人,还会损害肺功能。

6.肺癌:警惕“刺激性干咳”和“痰中带血”

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咳嗽是最常见的信号之一,尤其容易被误认为“感冒”或“支气管炎”,从而耽误治疗。

典型表现:

-刺激性干咳为主,像“金属声”一样,止咳药很难缓解。

-痰中带血或咯血,血量可能很少,仅痰中带血丝,反复出现。

-咳嗽同时伴有胸痛(固定部位隐痛或刺痛)、声音嘶哑、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高发人群:长期吸烟者(吸烟20年以上、每天20支以上)、有肺癌家族史者、长期接触石棉、氡气等致癌物的人、45岁以上人群。

怎么确诊:胸部CT是发现早期肺癌的关键(比胸片更敏感),如果CT发现肺部结节或肿块,需进一步做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早期肺癌通过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拖到晚期则大幅下降。

三、咳嗽老不好,该做哪些检查?

很多人咳嗽了只会自己买止咳药吃,其实第一步应该是明确病因。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病史,推荐合适的检查:

-基础检查:血常规(看是否有感染)、胸片(初步排查肺部病变)、痰常规(看是否有细菌、结核菌等)。

-针对性检查:

-怀疑哮喘:做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舒张试验。

-怀疑胃食管反流:做24小时食管pH监测、胃镜。

-怀疑上气道问题:鼻内镜、鼻窦CT。

-怀疑结核或肺癌:胸部CT(比胸片更清晰)、痰找结核菌/癌细胞、支气管镜。

四、这些止咳“误区”,别再踩了!

1.一咳嗽就用抗生素

感冒多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滥用还会导致耐药性。只有明确细菌感染(如咳黄脓痰、血常规提示细菌感染)时,才需要用抗生素。

2.依赖“强力止咳药”

咳嗽是身体的保护机制,强行用中枢性止咳药(如含可待因的药物)可能抑制排痰,导致痰液在肺部堆积,加重感染。尤其是有痰的咳嗽,应该先化痰(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再根据情况止咳。

3.认为“咳嗽扛扛就过去了”

普通感冒咳嗽可能扛过去,但像肺结核、肺癌等引起的咳嗽,越扛越危险。比如肺癌,从早期到晚期可能只需要几个月,早一天发现,治疗机会就多一分。

4.忽视“生活习惯调整”

吸烟、接触油烟、空气污染等会持续刺激呼吸道,让咳嗽难好转。就算在治疗,不戒烟、不避开刺激物,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五、日常护肺小技巧,帮你减轻咳嗽

-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助于稀释痰液,让痰更容易咳出(每天喝1500-2000毫升温水)。

-避开刺激物:戒烟(包括二手烟),做饭时开油烟机,雾霾天戴口罩,避免接触花粉、粉尘等过敏原。

-保持空气湿润: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咽喉和气管,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注意定期清洗加湿器,避免霉菌滋生)。

-拍背排痰:如果有痰咳不出,家人可以空心掌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轻拍背部,帮助痰液松动。

-饮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腻、过甜的食物,避免刺激呼吸道,可适当吃梨、银耳、百合等润肺食物。

结语

咳嗽本身不是病,而是身体的“求救信号”。偶尔咳嗽不用慌,但持续超过3周,尤其是伴有痰中带血、低热、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千万别再当“小感冒”拖延。记住,大多数肺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预后都很好;怕的是忽视信号,把“小病”拖成“大病”。

如果你的咳嗽老不好,不妨告诉医生这些细节:咳嗽多久了?是干咳还是有痰?痰是什么颜色?什么时候咳得重?有没有其他不舒服?这些信息能帮医生更快找到病因。愿每个人都能读懂身体的信号,让咳嗽这个“预警员”发挥作用,而不是被我们当成“麻烦”忽略。

(梁东玉 河南省沈丘县槐店回族镇中心卫生院 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