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RBCs、FFP、冷沉淀…这些专业缩写代表什么?成分输血的优势揭秘!

2025-08-29 19:5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医学中,成分输血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它通过将全血分离成不同的成分,根据患者的特定需求进行针对性输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血液制品缩写及其含义,以及成分输血的优势解析:

一、专业缩写的含义

PRBCs(Packed Red Blood Cells):即浓缩红细胞悬液。这是从全血中移除大部分血浆后得到的高浓度红细胞制剂,主要用于纠正贫血或失血导致的携氧能力下降。例如,慢性贫血患者或急性失血者接受PRBCs输注后,可迅速改善乏力、心悸等症状。

FFP(Fresh Frozen Plasma):新鲜冰冻血浆。它在采集后6至8小时内被快速冷冻保存,能够完整保留所有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临床上常用于补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凝血物质,如肝病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症。

冷沉淀(Cryoprecipitate):由FFP在低温解冻过程中形成的白色絮状沉淀制成。其富含Ⅷ因子、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关键成分,适用于治疗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及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

二、成分输血的优势

精准治疗,高效利用资源:传统全血输注可能因含有不需要的成分而造成浪费,甚至引发副作用。而成分输血则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合适的血液成分。例如,贫血患者仅需输注PRBCs即可提升携氧能力;凝血异常者则可通过FFP或冷沉淀针对性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这种“缺什么补什么”的方式避免了无效成分的输入,使每一袋血都能发挥最大疗效。

降低输血反应风险:由于去除了无关成分(如白细胞、血小板碎片等),成分输血显著减少了过敏反应和免疫排斥的发生概率。例如,去除血浆中的抗体可降低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风险;单一成分的使用也减少了不同血液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保障了输血安全。

节约宝贵血液资源:通过物理离心等技术将全血拆分为多种高纯度制品,实现了“一血多用”。相较于过去粗放式的全血输注模式,现代成分输血让有限的献血量惠及更多患者,尤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更具优势。

支持复杂临床场景:对于某些特殊疾病状态(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医生可以灵活组合不同成分——比如同时给予PRBCs纠正缺氧、FFP改善凝血功能、冷沉淀强化止血效果。这种模块化治疗方案为危重症救治提供了精细化的管理工具。

促进术后恢复与长期预后:精准的成分补充不仅能加速生理指标恢复正常,还能减轻机体代谢负担。例如,心脏病患者术后输注PRBCs可避免液体过载导致的心衰加重;恶性肿瘤化疗后的血小板输注则能有效预防出血并发症,缩短住院周期。

综上所述,成分输血代表了现代输血医学的进步方向。通过科学分离与精准应用,它既提升了治疗效率,又最大限度降低了风险,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合理化利用。随着制备技术的不断革新,未来的成分输血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张笑盼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输血科 主管检验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