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折术后康复护理要点:从卧床到行走的科学指南

2025-08-20 10: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成为许多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案。然而,术后康复护理才是决定患者能否恢复肢体功能、重返正常生活的关键环节。从卧床休养到重新独立行走,每个阶段都需要科学、细致的护理。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康复进程,为您详细介绍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的要点。

卧床期:基础护理与预防并发症
在骨折术后的卧床阶段,患者身体较为虚弱,伤口处于愈合初期,此时护理的重点在于预防并发症,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伤口与体位护理
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若发现伤口有渗血、渗液、红肿或异味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合理的体位摆放有助于减轻肢体肿胀和疼痛,同时避免压迫骨折部位。例如,下肢骨折患者卧床时,可在小腿下方垫软枕,使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上肢骨折患者则可将手臂用吊带悬挂,保持功能位。此外,定时翻身也极为重要,一般每 2 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引发压疮。对于脊柱骨折患者,翻身时需采用轴线翻身法,即保持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曲脊柱,影响骨折愈合。

呼吸道与泌尿系统护理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患者应定时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家属可协助轻轻拍打患者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向内,以促进痰液排出。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不少于 2000 毫升,这样既能稀释痰液,又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定期更换尿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

饮食与心理护理
合理的饮食营养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保障。卧床期间,患者饮食应遵循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原则。可多摄入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麦面包、粗粮、芹菜等,预防便秘。此外,骨折患者术后往往因身体不适、活动受限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也可鼓励患者听音乐、看书籍等,分散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

离床初期: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当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医生评估允许离床活动后,便进入了离床初期。此阶段的护理重点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开展功能锻炼,恢复肢体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关节活动度训练
从简单的关节屈伸活动开始,如手指的屈伸、手腕的旋转、足趾的活动等,每个动作重复 10 - 15 次,每天进行 3 - 4 组。随着恢复情况改善,逐步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和难度,如膝关节的屈伸训练、髋关节的外展内收训练等。对于因疼痛而畏惧活动的患者,可在训练前进行局部热敷或按摩,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

肌肉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主要以等长收缩训练为主,即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但产生张力。例如,下肢骨折患者可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方法是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用力绷紧大腿前方肌肉,保持 5 - 10 秒后放松,重复进行;上肢骨折患者可进行握拳、伸指等训练,增强手部和前臂肌肉力量。每天进行 3 - 4 组,每组重复 15 - 20 次。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强,可逐渐过渡到等张收缩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

辅助器具使用与安全防护
离床初期,患者需要借助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进行活动。在使用前,要确保辅助器具的高度合适,使用安全。患者应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指导下,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拐杖的三点步行法、助行器的使用技巧等。同时,保持活动区域地面干燥、整洁,无障碍物,防止患者滑倒或绊倒。在离床活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若出现头晕、心慌、疼痛加剧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并告知医生。

行走训练期:逐步恢复正常活动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炼,当患者具备一定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后,便可以开始行走训练。这一阶段是实现患者从卧床到独立行走的关键环节。

站立与平衡训练
在开始行走训练前,先进行站立训练。患者可在床边或借助稳固的支撑物,缓慢从坐位变为站位,保持站立姿势 1 - 2 分钟,适应后逐渐延长站立时间。同时,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练习,先从短暂站立开始,逐渐增加站立时间;也可进行睁眼和闭眼状态下的站立平衡训练,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平衡训练应在有人保护的情况下进行,防止摔倒。

行走训练
从借助辅助器具缓慢行走开始,如使用双拐或助行器,先在平地上练习,步伐要小而稳,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和速度。随着行走能力的提高,可尝试减少辅助器具的依赖,如过渡到使用单拐行走。在行走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行走姿势,抬头挺胸,双眼平视前方,避免跛行或过度负重。家属要在旁边陪伴,给予鼓励和保护,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姿势。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可根据患者的体力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在行走训练的同时,逐渐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上下楼梯、穿衣、洗漱、如厕等。上下楼梯训练时,遵循 “好上坏下” 的原则,即上楼时先迈健侧腿,下楼时先迈患侧腿。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时,要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安全性,避免因急于求成而导致意外发生。通过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骨折术后康复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遵循科学的康复护理要点,从卧床期的基础护理到行走训练期的功能恢复,每个阶段都认真对待,循序渐进,才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同时,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和身体恢复状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卜芳芳 郑州仁济医院 护理部)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