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这一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也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然而,通过科学的治疗与精心的康复护理,许多患者能够重新站立行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康复之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实用的指导建议。
一、了解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多见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轻微的外力作用就可能导致骨折。这种骨折属于关节外骨折,但因其靠近髋关节,治疗和康复过程仍需谨慎对待。
二、手术治疗的重要性
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目前主张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DHS(动力髋螺钉)、PFN(股骨近端髓内钉)等内固定技术,这些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特别是经皮加压钢板(PCCP),其切口小、肌肉剥离少、出血不多、手术时间短、X线辐射少、创伤小、疼痛轻微,有助于患者更早地下床活动。
三、术后康复的关键步骤
1. 早期功能锻炼:术后早期,患者即可开始进行床上的功能锻炼,如踝关节背伸、跖屈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这些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的风险。同时,家属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被动的关节活动,以进一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2. 平衡与协调训练:当骨折部位有了足够的支撑能力时,患者需要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这包括站立平衡练习、行走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行走能力。
3. 物理因子治疗:在康复过程中,物理因子治疗如电刺激、超声波等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软组织修复。这些治疗方法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4. 心理支持:长时间的卧床和康复过程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定期复查与评估: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达到最佳。
四、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避免过早负重:在骨折未完全愈合前,患者应避免过早负重行走,以免影响骨折愈合或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2. 合理饮食: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3. 注意皮肤护理: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褥疮等皮肤问题。因此,家属应定期为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 遵循医嘱: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锻炼。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总之,股骨转子间骨折虽然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痛苦,但通过科学的治疗与精心的康复护理,许多患者能够顺利度过康复期并重新站立行走。希望本文能为广大患者及家属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王芳 郑州人民医院 骨一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