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防治之道

2025-08-27 13:1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由长期高血压引发的急性脑血管危重病症,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归属于“中风”病的“中脏腑”范畴,其发病急骤、病情凶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内部阴阳失衡密切相关,核心病机在于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为标,进而导致肝风内动、气血逆乱,血溢脑脉之外,同时伴有痰浊内生、瘀血阻络等病理产物的形成。中医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始终坚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强调辨证施治的灵活性与整体调理的系统性,通过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等方法,实现预防发病、减轻病情、促进康复的综合防治目标。

首先,中医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防环节尤为重视生活方式的系统性调理,将其视为控制血压稳定、降低发病风险的基础措施。在饮食调理方面,主张以“清淡平和、五味调和”为原则,严格限制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腌制菜品等肥甘厚味之品应尽量少食,同时推荐多食用具有平肝潜阳、活血化瘀功效的天然食材,如芹菜、黑木耳、菊花脑、山楂、决明子茶等,并保持每日饮水量充足以维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腹压增高诱发血压骤升。在情志调摄上,强调“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通过冥想、深呼吸、听舒缓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波动,防止暴怒、狂喜、忧思过度等不良情志刺激导致肝阳暴亢。此外,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在预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常选取百会、风池、曲池、合谷、太冲等穴位进行干预,通过刺激经络气血运行,改善肝肾功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从而达到稳定血压、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

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急性期,中医治疗以“救急存危、顿挫病势”为首要目标,根据患者意识状态、肢体功能、舌脉表现等临床特征,迅速确立“平肝熄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醒神开窍”的综合治疗方案。在平肝熄风方面,常用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加减,其中天麻甘平柔润,能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钩藤甘凉清解,善清肝热、平肝风,石决明咸寒质重,功专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三者配伍共奏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之效,有效缓解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症状;清热解毒药物如黄芩、栀子、黄连等,可清除体内因气血逆乱产生的热毒之邪,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活血化瘀药物则多选用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在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吸收,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同时,中医强调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如对于痰热内闭者加用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对于阳气虚脱者急用参附汤回阳固脱,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的辨证施治特色。

进入恢复期后,中医治疗重点转向“扶正祛邪、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肢体活动能力为核心目标。中医理论认为,脑出血后期患者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血虚、肝肾阴虚为主,标实则为瘀血、痰浊未净,因此治疗上需兼顾扶正与祛邪。在补气养血方面,常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八珍汤等经典方剂,其中黄芪甘温补气,能升阳举陷、益气行血,党参健脾益气、生津养血,二者合用增强补气之力;当归、白芍、熟地黄等养血药物则可滋养阴血、濡养筋脉,改善患者面色苍白、肢体乏力等血虚症状。在补肾填精方面,多用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等药材,以滋补肝肾之阴,强健筋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此外,中医特别强调情志调摄对康复的重要影响,鼓励患者通过与家属交流、参与康复团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因肢体功能障碍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配合针灸、艾灸、穴位贴敷等外治疗法,进一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加快康复进程。

在日常生活管理中,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需严格遵循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在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波动(建议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记录血压变化曲线)的基础上,积极采纳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中医传统导引术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其动作轻柔缓慢、刚柔并济,通过调节呼吸与肢体运动的协调配合,能够有效改善人体气血运行,增强心肺功能,调节自主神经,长期坚持练习可使血压保持稳定,降低血管脆性。此外,患者还应注意起居有常,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衣物,防止外感风寒诱发血压波动;在饮食上可适当食用具有滋补肝肾、益气活血作用的药食同源食材,如枸杞山药粥、黄芪当归炖鸡汤等,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辨证选用,避免盲目进补。

总之,中医防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套融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完整体系,其核心在于坚持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与患者个体的体质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注重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与失衡状态的纠正。通过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情志调摄、饮食调理、运动养生等多种干预手段的有机结合,实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经络通畅”的健康状态,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减轻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促进神经功能康复、降低复发风险的综合目标。临床实践表明,患者在专业中医师的精准指导下,科学整合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的诊断治疗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共同构筑维护脑血管健康的坚实防线。

(贺丽娟 金水区总医院 神经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