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并非单一疾病,巨幼细胞性贫血是易被忽视的类型。与缺铁性贫血不同,其核心问题是维生素 B12 或叶酸缺乏(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利用障碍),盲目补铁无效且可能延误病情。以下为全面解读,助您走出认知误区。
一、先搞懂:巨幼细胞性贫血,“缺” 的到底是什么?
红细胞生成需维生素 B12和叶酸(维生素 B9),二者是细胞核 DNA 合成的关键辅酶。缺乏时,红细胞无法正常分裂成熟,停留在体积大、功能差的 “巨幼细胞” 阶段,易在骨髓被破坏,最终引发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红细胞 “原料不足”(缺 iron),表现为红细胞体积偏小、颜色偏浅;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红细胞 “发育畸形”(缺 B12 / 叶酸),表现为红细胞体积偏大、数量减少,二者病因与治疗方向完全不同。
二、警惕这些诱因:哪些人容易 “招惹” 巨幼细胞性贫血?
本质是维生素 B12 或叶酸 “摄入 - 吸收 - 利用” 链条异常,以下人群需重点关注:
1. 饮食结构不合理者:“吃” 出来的缺乏
叶酸存于新鲜蔬果、豆类、动物肝脏,高温烹饪易流失,长期挑食、偏食或吃过度加工食品易致叶酸不足;维生素 B12 仅存于动物性食物,素食者(尤其严格素食者)、长期节食者易缺乏。
2. 吸收障碍人群:“吃了也白吃”
胃肠道疾病(慢性胃炎、克罗恩病等)损伤黏膜,影响吸收;
胃切除术后,内因子分泌减少,维生素 B12 吸收受阻(术后 2-5 年易出现缺乏);
长期服二甲双胍、甲氨蝶呤、奥美拉唑等药物,干扰 B12 或叶酸吸收利用。
3. 需求增加人群:“消耗大于摄入”
孕妇、哺乳期女性:需求增加 30%-50%;
生长发育期儿童青少年:营养素需求旺盛;
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肿瘤、甲亢等):代谢加速,消耗增多。
三、别忽视这些信号:巨幼细胞性贫血有哪些典型症状?
症状与缺乏程度、持续时间相关,易误诊漏诊,除贫血表现外,常伴神经系统损伤。
1. 贫血相关症状:全身 “缺氧” 的表现
面色 / 口唇 / 指甲盖苍白、乏力疲倦、心慌气短(活动后明显)、头晕耳鸣(蹲起时眼前发黑)。
2. 神经系统症状:容易被忽视的 “隐形伤害”
维生素 B12 缺乏致神经髓鞘合成异常,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平衡下降(走路不稳)、记忆力减退 / 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时失眠抑郁、认知障碍;儿童可出现发育迟缓、智力下降。
3. 消化系统症状:“吃不下、吸收差” 的恶性循环
黏膜细胞更新受影响,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舌炎(舌红肿疼痛、味觉减退)、腹泻便秘交替,长期致体重下降。
四、科学诊断:如何确定是不是巨幼细胞性贫血?
怀疑贫血需及时就医,通过以下步骤确诊:
1. 血常规检查:初步筛查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降低(提示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00fL(正常 80-10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升高(“巨幼细胞” 特征,与缺铁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 对比明显);
部分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2. 血清学检查:明确 “缺什么”
血清叶酸<3.1nmol/L(正常 3.1-17.5nmol/L)提示叶酸缺乏;
血清维生素 B12<133pmol/L(正常 133-675pmol/L)提示 B12 缺乏;
临界值(133-221pmol/L)时,查甲基丙二酸(MM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B12 缺乏时二者均升高,叶酸缺乏仅 HCY 升高。
3. 骨髓穿刺检查:确诊 “金标准”
症状不典型或血清学结果不明时,骨髓涂片示 “巨幼样变”(红细胞体积大、核幼浆老,粒细胞 / 巨核细胞也可能异常),结合饮食史、用药史、既往病史综合判断。
五、精准治疗:缺什么补什么,别盲目 “补铁”
治疗原则:缺什么补什么,同时去除病因,多数患者 1-2 周症状改善。
1. 叶酸缺乏的治疗:补充叶酸
口服:轻度至中度缺乏者,每日 5-10mg,连服 2-4 周,血红蛋白正常后按需巩固 1-3 个月;
注射:吸收障碍或口服不耐受者,每日 5-10mg 肌肉 / 静脉注射,症状改善后改口服。
注意:需排查合并 B12 缺乏,避免单补叶酸加重神经损伤。
2. 维生素 B12 缺乏的治疗:补充维生素 B12
口服:饮食不足且无吸收障碍者,每日 500-1000μg,连服 1-3 个月,后改维持剂量(每日 100-500μg);
注射:吸收障碍或神经症状明显者,初始每日 100-1000μg 肌肉注射,1-2 周后改每周 1-2 次,维持 2-3 个月,部分患者需终身维持(如胃切除术后)。
3. 去除病因:从源头预防复发
饮食调整:叶酸缺乏者多吃新鲜蔬果、动物肝脏,缩短烹饪时间;B12 缺乏者(尤其素食者)吃强化食品或补剂;
调整用药:药物致缺乏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换药;
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胃肠道疾病,改善吸收功能。
六、预防大于治疗:这些习惯帮你远离巨幼细胞性贫血
均衡饮食:不挑食,保证蔬果、肉蛋奶摄入,避免过度烹饪蔬菜;
特殊人群重点补: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青少年,在医生指导下补叶酸或复合维生素;
定期监测高危人群:素食者、长期服药者(二甲双胍等)、胃切除术后者、胃肠道疾病患者,每半年至 1 年查血常规及血清 B12 / 叶酸;
及时就医:出现苍白、乏力、手脚麻木等症状,勿自行补铁,及时就诊明确诊断。
总之,巨幼细胞性贫血是 B12 或叶酸缺乏导致的 “特殊贫血”,需走出 “贫血就补铁” 误区,科学预防、精准治疗,守护血液健康。
(肖瑾 濮阳市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