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的日常工作中,高血压急症是最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这种疾病以血压急剧升高为特征,往往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损伤。作为人体血液循环的核心动力器官,心脏在高血压急症中首当其冲,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高压危机"。
一、高血压急症的定义与病理本质
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与普通高血压不同,高血压急症的危害不仅在于血压数值的高低,更在于血压急剧升高对靶器官造成的急性损害。
从病理生理角度看,血压急剧升高会导致血管壁压力负荷骤增。当这种压力超过血管自身的调节能力时,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外周血管阻力突然增加,心脏射血阻力增大,左心室需要在短时间内克服更高的压力才能完成射血过程,这种急剧增加的后负荷成为心脏无法承受的"重负"。
二、心脏在高压下的即时反应
心脏对血压急剧升高的即时反应主要体现在心肌做功的改变上。正常情况下,心脏通过规律的收缩与舒张,将血液泵入主动脉,满足全身脏器的血液需求。当血压骤升时,主动脉内压力急剧增高,左心室在收缩期必须产生更大的力量才能推开主动脉瓣,这种额外的做功会导致心肌耗氧量迅速增加。
同时,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也会受到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流主要依赖于心脏舒张期的压力,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心肌收缩期的压力显著增加,会压缩冠状动脉分支,导致舒张期冠脉灌注减少。这种"需氧增加而供氧减少"的矛盾,容易引发心肌缺血,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在持续高压作用下会出现急性扩张,心肌纤维被过度拉长,超出其最佳收缩范围,导致收缩效率下降。这种改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会迅速进展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肺水肿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三、高压对心脏的慢性损伤累积
即使高血压急症得到有效控制,单次急性发作也可能对心脏造成长期影响。心肌细胞在经历急性高压损伤后,会启动代偿性增生机制,表现为心肌肥厚。初期的心肌肥厚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帮助心脏克服增高的外周阻力,但这种代偿是有限度的。
长期来看,肥厚的心肌组织会出现血液供应相对不足的情况,因为心肌细胞数量增加但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并未同步提升。同时,肥厚心肌的舒张功能会明显下降,导致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逐渐发展为舒张性心力衰竭。这种以心肌肥厚和舒张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改变,在医学上被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高血压急症反复发作或控制不佳的常见后果。
此外,持续的高压状态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高血压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会促进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使冠状动脉狭窄的风险显著增加。一旦冠状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出现严重狭窄,将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形成"高压-缺血-心功能下降"的恶性循环。
四、高血压急症的识别与紧急处理原则
识别高血压急症的关键在于同时关注血压数值和靶器官损害表现。当血压突然升高伴随以下症状时,应高度警惕高血压急症:剧烈头痛、胸闷胸痛、呼吸困难、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其中,心脏相关的警示信号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悸、气短、不能平卧等,这些症状提示心脏已经受到明显影响。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是迅速、平稳地降低血压,同时保护靶器官功能。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一般情况下,初始治疗目标是在1小时内将平均动脉压降低不超过25%,随后的2-6小时内将血压降至160/100mmHg左右,避免血压下降过快导致组织灌注不足。
常用的静脉降压药物包括硝普钠、硝酸甘油、尼卡地平、拉贝洛尔等。其中,硝酸甘油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特别适用于合并心肌缺血的患者;硝普钠作为强效血管扩张剂,能同时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常用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降压治疗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血压和心率,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确保降压过程平稳可控。
五、高血压急症的预防与长期管理
预防高血压急症的核心在于有效控制日常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同时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将血压长期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人群<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130/80mmHg)。
生活方式干预同样重要: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g),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引发的血压波动。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应熟悉高血压急症的早期信号,一旦出现血压骤升或相关症状,立即休息并服用短效降压药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帮助。及时干预能最大限度减少心脏及其他靶器官的损伤,降低重症风险。
高血压急症对心脏的损害是急性且深远的,从即时的心肌缺血到长期的心肌肥厚,每一次血压骤升都是对心脏功能的严峻考验。了解这种"高压危机"的病理机制,掌握识别和应对方法,对于保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通过科学防控、规律管理,我们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急症的发生风险,让心脏在平稳的压力环境中正常运转,为生命提供持久动力。
(王超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重症监护室 主管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