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股骨颈骨折为啥总盯着中老年人?它专挑 “腿脚慢半拍” 的下手?

2024-11-11 20:4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股骨颈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的骨折类型,尤其在中老年人中发生率居高不下。这种骨折位于股骨头与股骨颈的连接部位,一旦发生,不仅恢复缓慢,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很多人发现,身边的长辈常因轻微摔倒就遭遇这类骨折,而年轻人即使经历较大外力冲击,也较少出现股骨颈骨折。这背后,既与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变化有关,也和 “腿脚慢半拍” 的行动特点密切相关。

一、股骨颈的 “特殊身份”:承上启下的脆弱部位
股骨颈位于髋关节深处,连接着股骨头和股骨干,就像一根 “承重杆”,支撑着上半身的重量,同时负责髋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这个部位的骨骼结构特殊,骨质相对疏松,尤其是股骨颈内部的骨小梁分布稀疏,抗压力和抗张力的能力较弱。

随着年龄增长,股骨颈的骨质会逐渐流失,骨密度下降,就像原本坚固的 “钢筋结构” 变得脆弱,稍遇外力就容易断裂。而年轻人的股骨颈骨质致密,骨小梁排列整齐,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因此即使摔倒,也较少发生股骨颈骨折。

此外,股骨颈周围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少,主要依靠细小的血管分支供血。中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液循环变慢,股骨颈的营养供应不足,进一步削弱了骨骼的修复和抵抗损伤的能力,使得这个部位在受伤后更难愈合,也更易发生骨折。

二、中老年人的 “身体变化”:骨折的内在隐患
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为股骨颈骨折埋下了诸多内在隐患,这些因素相互叠加,使得他们成为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

l 骨质疏松是最主要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女性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加速骨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此时骨骼中的钙质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骨骼的脆性增加,抗压能力下降。股骨颈作为骨质疏松的高发部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轻微的外力,如从椅子上起身时不慎摔倒、走路时脚下打滑,都可能引发骨折。

l 肌肉力量衰退也不容忽视。中老年人的肌肉会逐渐萎缩,力量减弱,尤其是下肢肌肉,如大腿的股四头肌、臀部的臀肌等。这些肌肉对维持身体平衡、稳定髋关节起着重要作用。当肌肉力量不足时,走路时步态不稳,容易摇晃,遇到突发情况(如地面不平、被障碍物绊倒)时,无法及时调整身体姿势,导致摔倒的风险增加,而摔倒时髋关节往往是受力最大的部位,易引发股骨颈骨折。

l 反应能力下降也是关键因素。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反应速度变慢,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减弱。当脚下出现意外(如踩到光滑的地面、被东西绊到)时,大脑无法迅速发出指令调整身体平衡,导致身体失去支撑,以不安全的姿势摔倒,增加了股骨颈受力过大而骨折的可能性。

三、“腿脚慢半拍”:骨折的外在推手
“腿脚慢半拍” 是很多中老年人的行动特点,这种看似缓慢的状态,却在无形中增加了股骨颈骨折的风险。

l 行动缓慢导致身体平衡调整不及时。中老年人走路时步幅小、速度慢,下肢的移动和转向不够灵活。当遇到突发状况,如脚下打滑、被物体碰撞时,由于腿脚移动速度跟不上身体失衡的速度,无法快速迈出脚步稳定身体,容易直接摔倒在地,且摔倒时髋关节更容易先着地,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引发股骨颈骨折。

l 起身和转身动作迟缓增加危险。中老年人从座位上起身、弯腰捡东西或转身时,动作往往比较缓慢,且过程中身体的稳定性较差。在这些动作中,髋关节需要承受较大的扭转力和压力,若动作不协调或用力不当,可能导致股骨颈受到过度牵拉或挤压,尤其是在身体重心不稳的情况下,极易发生骨折。

l 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弱。“腿脚慢半拍” 也体现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上,如下楼梯时脚步跟不上台阶的节奏、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走时无法及时调整步伐。这些情况下,身体容易失去平衡,增加摔倒的概率,而摔倒时股骨颈首当其冲,成为易骨折的部位。

四、常见的 “致伤场景”:看似轻微却暗藏风险
中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场景往往并不激烈,很多时候只是日常活动中的轻微意外,但这些场景与他们的身体特点和行动状态密切相关。

l 在家中摔倒最为常见。如在卫生间洗澡时,地面湿滑导致脚下打滑;在厨房做饭时,被地上的杂物绊倒;从沙发或床上起身时,因腿部无力支撑而坐倒在地。这些场景中,摔倒的高度不高,但由于中老年人骨骼脆弱、反应迟缓,仍可能导致股骨颈骨折。

l 户外活动中的意外也不容忽视。如在公园散步时,被路面的石子或树根绊倒;在菜市场买菜时,因地面不平或拥挤而摔倒;上下公交车时,因车辆晃动或台阶过高而失衡。这些户外活动中的轻微摔倒,对年轻人可能只是皮肉擦伤,但对中老年人而言,却可能造成股骨颈骨折。

五、如何降低风险:从身体和环境两方面入手
降低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风险,需要从改善身体机能和优化生活环境两方面入手,减少内在隐患和外在危险。

l 增强骨骼强度是基础。中老年人应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 D,多食用牛奶、豆制品、鱼虾等富含钙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同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阳光照射有助于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增强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l 加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下肢肌肉,如进行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练习,增强股四头肌和臀肌的力量。同时,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脚跟走等,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减少摔倒的风险。

l 改善生活环境减少隐患。在家中安装扶手,如卫生间的马桶旁、浴缸边;在地面铺设防滑垫,尤其是卫生间和厨房;清理地面的杂物,保持通道畅通;调整家具的高度,使其适合中老年人起身和坐下。这些措施能减少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六、总结:关注中老年人,防范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之所以 “偏爱” 中老年人,是因为他们的股骨颈骨质脆弱、肌肉力量衰退、反应能力下降,而 “腿脚慢半拍” 的行动特点又增加了摔倒和受伤的风险。这种骨折虽多由轻微意外引发,但后果却可能较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通过增强骨骼强度、锻炼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改善生活环境等方式,能有效降低股骨颈骨折的风险。同时,家人也应多关注中老年人的行动安全,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危险,让他们在日常活动中更加安全放心。骨伤医院创伤科医生提醒,一旦发生摔倒并出现髋部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张振平 西平合水骨伤医院 创伤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