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牙髓炎,为什么晚上牙疼得更厉害?

2025-04-19 13: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一阵阵搏动性的剧痛却从牙齿深处传来,将人从睡梦中撕裂惊醒——这或许是牙髓炎患者最深刻的恐怖体验。为何牙髓炎的疼痛偏在夜间变本加厉?这并非偶然,而是人体生理、环境因素与疾病进程共同导演的一场“疼痛风暴”。

一、体位之变:血液循环的“助攻”

白天我们多以站立或坐姿活动,而夜晚平躺入睡时,头部位置降低,流向头颈部的血液量相对增加。心脏与头部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血液更易在重力作用下涌向口腔区域。发炎的牙髓组织本已因充血而肿胀,置身于牙髓腔这个坚硬、无弹性的“混凝土密室”中。夜间增加的血液供应如同不断向密室注水,导致内部压力急剧攀升,强烈压迫被禁锢的神经末梢,从而引发剧烈、搏动性的胀痛。这种因体位改变而加剧的疼痛,在起身活动后常会略有缓解,是其典型特征。

二、环境之静:感知的“放大器”

白昼时分,我们沉浸于繁忙的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中,各种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充斥大脑,形成一种“感觉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对疼痛信号的注意力。当夜幕降临,外界刺激大幅减少,环境变得安静,大脑接收的干扰信息锐减。此时,来自牙齿的疼痛信号便失去了“竞争对手”,被大脑清晰地接收并放大,成为意识关注的绝对焦点,从而使疼痛感显得尤为强烈和难以忍受。

三、激素之秘:皮质醇的“昼夜节律”

人体内的激素分泌遵循着自然的昼夜节律。皮质醇(Cortisol)作为一种重要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缓解疼痛的效果。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在白天(尤其是清晨)达到峰值,帮助身体应对日间的活动和压力;而到了夜间,皮质醇水平会自然降至一天中的最低点。这意味着夜间身体天然的“消炎止痛药”处于供应匮乏状态,对炎症的抑制能力减弱,因此牙髓炎的炎症和疼痛症状更容易失控般凸显出来。

四、疾病之演:炎症的“自然进程”

夜间的剧烈疼痛往往也标志着牙髓炎进展到了特定阶段——急性浆液性期向急性化脓性期过渡。牙髓腔内的炎症反应持续加剧,组织液、炎症细胞和细菌代谢产物不断积累,导致髓腔内压力无限升高。当压力达到临界点,便会导致牙髓组织局部坏死、液化形成脓液(化脓性牙髓炎)。脓液的形成进一步制造气体,在密闭空间内产生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在夜间体位的“助攻”下被推向极致,从而产生令人痛不欲生的、跳脓般的剧烈疼痛。

超越疼痛:理解与行动的呼唤

夜间的剧痛是身体发出的最强烈、最不容忽视的警报,它宣告着牙髓组织正走向不可逆的坏死。牙髓一旦坏死,感染将继续向牙根尖方向扩散,进而侵袭牙槽骨,引发根尖周炎、根尖脓肿甚至更为广泛的颌面部间隙感染。

因此,遭遇夜间牙痛加剧,绝不能依赖止痛药勉强缓解或指望其自行好转。唯一正确且紧迫的选择是:立即寻求专业牙医的帮助。牙医会通过治疗(通常是根管治疗术)迅速打开髓腔,释放内部高压,彻底清除感染和坏死的牙髓组织,从而从根源上终止疼痛,并尽力保留患牙。

牙髓炎夜间的“嚣张”,是生理规律与病理变化共同书写的疼痛剧本。理解其背后的科学机理,不仅能减少未知带来的恐惧,更能促使我们采取最果断的行动。请记住,每一次剧烈的夜间牙痛,都是牙齿发出的最后求救信号。立即响应,便是守护牙齿、重获安宁的唯一途径。

(贾艳春 睢阳艳青口腔门诊部 口腔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