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手术是多数患儿获得根治的关键手段。而麻醉作为手术安全的“护航者”,其术前评估与准备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和患儿术后恢复。由于小儿尤其是婴幼儿的生理特点特殊,加上心脏畸形导致的循环、呼吸功能异常,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麻醉前准备需要更加精细和个体化。
一、麻醉前评估的核心要点
1.心脏畸形的解剖与功能评估
-明确心脏畸形的类型是评估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对麻醉的耐受性差异显著:左向右分流型(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患儿,肺循环血量增多,易出现肺动脉高压和肺部感染;右向左分流型(如法洛四联症)患儿,由于静脉血直接进入体循环,常伴有缺氧发作,活动后口唇发绀明显;而无分流型(如主动脉缩窄)则主要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
-需通过心脏超声、心电图、胸片等检查,了解畸形的具体解剖结构、分流方向和程度,以及心脏各房室大小、心室功能(如射血分数)。例如,对于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麻醉中需避免缺氧、高碳酸血症等可能加重肺动脉压力的因素;法洛四联症患儿则要关注右心室流出道狭窄程度,评估缺氧发作的风险。
2.全身状况与重要脏器功能评估
-呼吸系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因肺血增多或心功能不全导致反复肺部感染,术前需评估气道通畅度、肺通气功能及是否存在胸腔积液。长期缺氧的患儿可能存在肺小血管发育不良,麻醉中易出现氧合困难。
-循环系统:除心脏本身功能外,需评估心率、血压、外周循环状态(如四肢末梢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以及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如肝脾肿大、下肢水肿)。对于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以上的患儿,需在术前调整心功能,降低麻醉风险。
-其他脏器:长期心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需通过生化检查评估肝酶、胆红素、肌酐等指标;贫血在青紫型先心病患儿中常见,严重贫血会加重心肌缺氧,需明确原因并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增加术中出血风险,需排查是否存在维生素K缺乏或血小板异常。
3.患儿年龄与发育状态评估
-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差,且体温调节能力弱,易出现低体温或高热。评估时需关注体重、身长是否达标,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生长发育迟缓——这些情况会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术中耐受。
-对于年长儿,需评估其心理状态,是否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必要时进行术前心理疏导,避免因哭闹导致缺氧或心率失常。
二、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1.术前病情优化
-控制感染:若患儿存在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需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待症状缓解(如体温正常、咳嗽减轻、胸片炎症吸收)后再手术,否则易导致术中缺氧、术后肺部并发症。
-改善心功能:心功能不全的患儿需使用强心(如地高辛)、利尿(如呋塞米)药物,减轻心脏负荷;肺动脉高压患儿可使用靶向药物(如西地那非)降低肺动脉压力;青紫型先心病患儿若红细胞压积过高(>65%),需适当稀释血液,避免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栓形成。
-纠正内环境紊乱:术前需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尤其注意低钾血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和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严重缺氧患儿)的纠正。贫血患儿可根据情况输注红细胞,维持血红蛋白在合理范围(青紫型患儿通常不低于120g/L)。
2.麻醉方案的个体化制定
-药物选择:根据患儿年龄、心功能状态选择对循环影响小的麻醉药物。例如,新生儿常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对循环抑制轻;心功能较差的患儿避免使用对心肌有抑制的药物(如丙泊酚),可选用芬太尼等镇痛药物减少应激反应。
-气道准备:对于可能存在气道压迫的患儿(如主动脉缩窄伴血管环压迫气管),需术前评估气道CT,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型号,备好困难气道工具(如喉镜、支气管镜)。
-监测准备:除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外,复杂先心病手术需准备有创动脉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部分患儿还需术中经食管超声(TEE)评估心脏功能和手术效果。
3.患儿与家属的心理准备
-术前访视时,需用通俗语言向家属解释麻醉过程、可能的风险及术后护理要点,签署麻醉同意书,缓解家属焦虑。对于能沟通的年长儿,可通过绘本、动画等方式介绍手术室环境,减少其恐惧感。
-术前禁食禁水:严格按照年龄控制禁食时间(如婴幼儿禁食母乳4小时、配方奶6小时,固体食物8小时),避免术中呕吐、误吸,但需注意长时间禁食可能导致脱水,必要时通过静脉补液维持容量。
4.应急准备
-备好抢救药物:根据患儿病情准备血管活性药物(如肾上腺素、多巴胺)、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纠正酸中毒药物(如碳酸氢钠)等,确保药物剂量按体重精确计算。
-设备检查:提前检查麻醉机、监护仪、除颤仪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备好适合小儿的气管导管、喉镜叶片、面罩等器械,尤其注意新生儿和早产儿的器械型号匹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前评估与准备,是一场“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它不仅需要麻醉医生熟悉心脏畸形的病理生理,更要结合患儿的年龄、全身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通过充分的病情优化、设备准备和心理疏导,为手术安全“保驾护航”。只有将每一个环节做到精准,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麻醉风险,为患儿的术后康复奠定坚实基础。
(张欣宇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