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孩子摔到头后哭闹不止?神经外科医生:这3个症状出现必须立即就医

2024-09-12 12:3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儿童头部外伤是急诊科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300万例儿童因头部摔伤就诊,其中15%存在潜在颅脑损伤风险。当孩子摔到头后哭闹不止时,家长往往陷入“观察还是就医”的焦虑。神经外科医生明确指出:若出现意识障碍、喷射性呕吐、瞳孔异常三大症状,必须立即送医。本文结合临床案例与最新指南,系统讲解科学应对策略。

一、黄金30分钟:现场急救的“三不要”原则

1. 不要强行安抚导致二次损伤

孩子哭闹时,家长常本能地摇晃或抱起摇晃,但此举可能加重脑震荡或颅内出血。正确做法是:

固定体位:将孩子平放于柔软平面,头部稍抬高15°,避免颈部扭曲。

限制活动:用毛巾卷成筒状固定头部两侧,防止翻滚导致二次撞击。

2. 不要用错误方式止血

头皮血供丰富,外伤后易出血,但处理需谨慎:

开放性伤口: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压迫止血,避免使用酒精、碘伏直接涂抹(可能刺激伤口)。

闭合性血肿:24小时内冰敷(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48小时后改热敷,促进血肿吸收。

3. 不要隐瞒用药史

若孩子正在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抗癫痫药或免疫抑制剂,需第一时间告知医生。这些药物可能掩盖出血症状或影响治疗决策。

二、三大危险信号:必须立即就医的“生死时速”

1. 意识障碍:从嗜睡到昏迷的渐进危机

意识状态是判断颅脑损伤的核心指标,需每15分钟评估一次:

嗜睡:呼唤能睁眼,但刺激停止后立即入睡。

昏睡:强刺激(如疼痛)能唤醒,但反应迟钝。

昏迷:完全无反应,对疼痛刺激无肢体退缩。

2. 喷射性呕吐:颅内压升高的“警报器”

正常呕吐多为胃内容物,而喷射性呕吐具有以下特征:

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生,与进食无关。

喷射距离远:可达50cm以上。

伴随头痛:患儿可能表现为抓头、哭闹加剧。

机制解析:颅内出血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急剧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引发喷射性呕吐。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脑疝。

3. 瞳孔异常:脑干受压的“最后警告”

瞳孔变化是判断脑疝的“金标准”,需用手机闪光灯快速检查:

瞳孔不等大:一侧瞳孔散大(>4mm),对光反射消失。

瞳孔固定: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临床意义:瞳孔散大提示动眼神经受压,若不立即手术,患者将在30分钟内死亡。

三、观察期管理:24小时内的“动态监测”

即使未出现上述危险信号,仍需严格观察24小时,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 行为变化:从烦躁到淡漠的“隐性损伤”

过度兴奋:持续哭闹、手舞足蹈,可能为脑震荡早期表现。

情绪淡漠:对玩具、食物无反应,可能提示额叶损伤。

睡眠紊乱:白天嗜睡、夜间惊醒,需每2小时唤醒一次确认意识。

2. 神经系统体征:肢体无力的“早期预警”

单侧无力:要求孩子抓握、行走,观察是否有一侧肢体拖拽。

平衡障碍:让孩子站立或走直线,观察是否摇晃或跌倒。

语言障碍:询问简单问题(如“你叫什么名字?”),观察是否答非所问。

3. 头部体征:从肿胀到凹陷的“结构损伤”

头皮血肿:若血肿超过5cm或持续增大,需警惕颅骨骨折。

颅骨凹陷:用手触摸头部,若发现局部凹陷(>1cm),需行CT确诊。

脑脊液漏:观察鼻腔、外耳道是否有清亮或血性液体流出,严禁堵塞。

四、就医检查:从CT到MRI的“精准诊断”

1. 头颅CT:急诊首选的“快速筛查”

适应症:意识障碍、呕吐、瞳孔异常、颅骨骨折。

辐射风险:1次头颅CT辐射量约2mSv,相当于自然本底辐射6个月,但急诊情况下利大于弊。

禁忌症:对碘造影剂过敏者需改用MRI。

2. 头颅MRI:慢性损伤的“深度探测”

适应症:持续头痛、癫痫发作、发育倒退。

优势:无辐射,可清晰显示脑实质损伤、轴索损伤。

限制:需患儿保持静止20~30分钟,3岁以下需镇静。

3. 脑电图(EEG):癫痫风险的“预警器”

适应症:伤后抽搐、意识模糊。

意义:可发现非惊厥性癫痫发作,指导抗癫痫药物使用。

五、康复与预防:从急救到长期管理的“全流程”

1. 急性期康复:多学科协作的“快速恢复”

物理治疗:伤后24小时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认知训练:通过游戏、拼图改善记忆力、注意力。

心理干预:采用绘画疗法缓解焦虑情绪。

2. 长期预防:家庭与学校的“双重防护”

家居改造:家具边角加装防撞条,地面铺设防滑垫。

运动防护:骑自行车、滑冰时佩戴合格头盔(冲击吸收能力>200g)。

疾病管理:癫痫患儿需规律服药,定期复查血药浓度。

六、结语:科学应对,守护生命之光

孩子摔到头后哭闹不止,既是考验家长应急能力的时刻,也是预防严重颅脑损伤的关键窗口。记住神经外科医生的忠告:意识障碍、喷射性呕吐、瞳孔异常是三大危险信号,出现任一症状必须立即就医。同时,通过24小时动态观察、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科学康复管理,绝大多数患儿可完全恢复。您的冷静与专业,是孩子重获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刘森 南阳市中医院 脑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