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赵玲艳:守护幼小心脏——临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护理

2023-12-12 16:2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中,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它影响了心脏和大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某些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其成功与否,除了依赖于先进的医疗技术,还与精心的护理密不可分。本文将对临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护理进行科普介绍。

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指通过非手术的方式,使用导管技术对心脏内部结构进行修复或改善。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等。

二、介入治疗前的护理

1.心理护理

对于患儿及其家属来说,面对介入手术往往伴随着焦虑和恐惧。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地向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过程、可能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减少心理压力。

2.术前准备

术前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确保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家属进行术前禁食、禁饮等准备工作,并对患儿进行皮肤准备,确保手术区域的清洁。

三、介入治疗中的护理

1.术中监测

在介入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及时记录。同时,要确保患儿处于正确的体位,避免术中发生意外。

2.减轻患儿不适

由于患儿年龄小,对疼痛和不适的表达有限,护理人员应通过温柔的抚触、安慰的话语等方式,尽量减轻患儿的紧张和不适感。

四、介入治疗后的护理

1.观察与监测

术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同时,要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介入治疗的效果。

2.康复指导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康复指导,包括饮食、活动、服药等方面的建议。对于一些需要限制活动的患儿,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如何进行家庭护理,以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

3.心理支持

术后患儿和家属可能会因为手术结果或恢复情况而产生新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继续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和治疗过程,增强康复的信心。

五、常见问题解答

1.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如何?

介入治疗相较于传统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任何医疗操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专业团队的操作下,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和术中监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2.介入治疗后患儿需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介入治疗后,患儿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大多数患儿在几天到几周内可以恢复正常活动。但具体恢复情况需要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和治疗效果来确定。

3.介入治疗后是否需要长期服药?

是否需要长期服药取决于介入治疗的类型和患儿的具体情况。有些介入治疗后可能需要短期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护理人员会根据医嘱指导患儿家属正确用药。

结语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为患儿带来了新的希望,而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的护理,我们能够为患儿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帮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

(赵玲艳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介入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