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不同程度铁缺乏引起的以小细胞、血红蛋白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贫血症状。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儿童和育龄期妇女发病率较高。患者因血红蛋白含量低引起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影响心脏、神经系统等的功能,甚至对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一.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原因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引起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时,便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具体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大,需及时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2.铁丢失过多
长期慢性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也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如慢性胃肠道失血、月经量过多、咯血和肺泡出血、血红蛋白尿、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等。
3.铁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二.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1.常见症状有乏力、易倦、脸色苍白、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食欲缺乏等。
2.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反复出现感冒、发烧等情况;体力、耐力下降。
3.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等。
4.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等。
5.口腔炎、舌炎、吞咽困难;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匙状甲)。
6.缺铁原发病表现,如消化性溃疡、肿瘤导致的黑便、血便或腹部不适;妇女月经过多;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三.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控制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是:根除病因,补足贮铁。
1.病因治疗
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如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应改善饮食;月经量过多,应及时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者应驱虫治疗;因消化系统疾病影响铁吸收,应及时排除有无消化系统溃疡、炎症等,积极对症治疗。
2.一般治疗
要保证饮食多样,营养均衡,不可挑食、偏食。食物中的铁有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前者主要来源于红肉类动物性食物,其吸收率较高。后者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通常在10%以下。可适量多食用动物性食品来补充血红素铁。
轻度贫血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增加富铁性食物的摄入,如动物肝脏、血制品等,注意食物搭配,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可以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适当进食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对补铁也有帮助。
3.铁剂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铁剂,可使血红蛋白尽快恢复正常,铁储备得到补充。首选口服铁剂,宜选用二价铁(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餐后服用胃肠道反应小且易耐受。对重点人群可进行预防性铁剂补充,特别是妊娠期的妇女,每天可口服元素铁10mg~20mg,哺乳期的女性每天需额外增加0.5mg~1mg。
应注意的是,进食乳类和茶等会抑制铁剂的吸收,而鱼类、肉类、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的吸收。
(马聪 许昌市中心医院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