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血管造影的相关知识

2024-05-26 18:1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它通过在患者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利用X光观察脑血管的形态、走行以及是否存在病变,是判断脑血管疾病的黄金标准。以下将详细介绍脑血管造影的相关知识。

一、脑血管造影的定义与原理

脑血管造影,一般指的是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手段。其原理是在患者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后,造影剂在血管内不吸收X线,从而帮助显影。通过X光观察脑血管的粗细、走行以及是否存在动脉瘤、动脉狭窄等病变。造影剂可以观察到血管的狭窄程度,是否有斑块、夹层、心肌桥、血栓等,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确定手术的位置。

二、脑血管造影的适用范围

脑血管造影适用于多种脑血管疾病的检查,包括但不限于:

脑血管狭窄:观察脑血管是否存在狭窄,以及狭窄的程度和位置。

动脉瘤:检测脑血管是否存在动脉瘤,以及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动静脉畸形:诊断脑血管是否存在动静脉畸形,以及畸形的程度和范围。

动静脉瘘:检测脑血管是否存在动静脉瘘,以及瘘口的位置和大小。

此外,脑血管造影还可用于患者术后血液循环的监测,以及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如动脉瘤的栓塞、狭窄的置入支架等。

三、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步骤

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麻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麻醉通常用于能配合的患者,而全身麻醉则适用于有意识障碍或年龄偏小的患者。

穿刺置管:选择一根入路动脉,如股动脉或者桡动脉,通过入路动脉放置一个动脉鞘,以便后续插入导管。

超选择性插管:在导丝引导下,导管到达颈部,再进入需要显示的颈动脉和椎动脉,进行超选择性插管。这一步骤涉及六根血管,即双侧颈内动脉、双侧颈外动脉口、双侧椎动脉。

造影:造影管到位后摆好位置,注射造影剂造影。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可以准确知道血管的直径、形态、有无病变。有时需要进行三维重建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四、脑血管造影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脑血管造影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术前检查:进行心电图、电解质、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功能等检查,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进行造影检查。

禁食禁水:单纯的脑血管造影如果局麻完成是不需要禁食禁水的,如果全麻脑血管造影就需要再术前禁食禁水,以防止误吸或窒息的风险。

过敏史:告知医生既往是否有对造影剂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史,以免发生过敏反应。

五、脑血管造影的风险与并发症

尽管脑血管造影是一项成熟的检查手段,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

缺血:缺血是脑血管造影相对常见的并发症,造影过程中因导管、导丝等在血管内的操作导致斑块脱落,脱落的斑块会随着血流被冲向远端,如果一些重要功能的血管被堵塞,可能会造成内脏器官或脑组织梗死,造成严重症状。

出血:脑血管造影过程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出血可能引发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血管痉挛:造影剂和操作过程中的机械刺激可能会导致血管壁收缩,形成短暂的血管痉挛。持续的血管痉挛会导致局部缺血,引起头痛、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感染:将导管插入体内会增加细菌或其他病原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风险,导致感染。感染可能导致发热、寒战、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麻醉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麻醉药物过敏或过量的情况,表现为恶心呕吐、心率异常、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能导致呼吸暂停或心跳骤停。

过敏反应:部分对造影剂成分过敏的患者可能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低血压等,须紧急处理以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六、脑血管造影后的恢复与护理

脑血管造影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促进恢复:

多喝水:术后多喝水,多排尿,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造影剂的排出。

休息: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

观察症状:术后注意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诊治。

综上所述,脑血管造影是一种重要的脑血管疾病检查手段,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在进行脑血管造影前,患者需要充分了解其原理、适用范围、检查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和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检查和护理。

 

(刘耀 河南省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