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流感防范指南:预防有招,用药有道

2024-06-14 20: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7160

一、流感预防措施
(一)做好防护
佩戴口罩可以预防大部分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避免流感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特别是在冬季等流感高发季节。在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学校、医院等地,更应严格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二)提高免疫力
保持锻炼,如游泳、慢跑等,同时多摄入维生素和蛋白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日常可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每周进行三至四次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保持在 30 分钟以上。在饮食方面,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蛋类、奶类、瘦肉、鱼虾等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作息提升免疫力,养成早睡早起、不熬夜、睡眠时间充足的生活好习惯。

(三)接种流感疫苗
1、儿童以及 65 岁以下的成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发病率可降低 70 - 90%;65 岁以上的老人预防接种流感疫苗,发病率可降低 30 - 40%。可见流感疫苗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在流感流行季节,儿童、老年人以及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应该优先考虑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和四价灭活流感疫苗,此外,流感疫苗还可以分为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三种类型。全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原性比较强,抗体产生的效果好,但副作用发生几率较高,不适合 12 岁以下儿童使用;裂解疫苗保留了病毒的抗原成分,副作用发生几率小且保留了较高的免疫原性,但工艺复杂且需使用裂解剂;亚单位疫苗只保留了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蛋白,副作用小且价格低廉,但免疫性较弱。6 月龄以下婴儿禁止使用灭活流感疫苗。对于流感疫苗的接种,可以参考医生的建议进行。

(四)注意卫生
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经常彻底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后,以及在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通风换气,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流感合理用药小妙招
(一)抗病毒药物
1、奥司他韦:奥司他韦在发病 48 小时之内使用效果较好。成人和 13 岁及以上青少年每次 75 毫克,一天 2 次,连用 5 天,对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建议从流感症状出现 36 小时内开始,方可得到理想效果。1 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体重 - 剂量表服用;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患者须由专业医生指导;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服药期间,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属于正常表现,做好观察即可。

2、帕拉米韦、扎那米韦:可用于流感治疗,具体用法用量需遵医嘱。

(二)对症治疗药物
1、退热药物:如果病人出现了高热,需要考虑使用退热的药物,比如使用布洛芬以及复方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等等,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

2、止咳祛痰药物:如果病人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时,可以给予止咳祛痰的药物,如氨溴索等。干咳比较严重的话,可以选择含有右美沙芬类的药品;有痰的话,可以使用氨溴索等化痰药。

3、抗生素: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但是如果明确的存在了细菌的感染,比如出现了咳嗽、咳痰或者出现了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这种情况就需要尽早的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来进行综合的治疗。

(三)用药注意事项
1、严格遵循医嘱,按药品说明书用药量来服用。

2、某些药物里面的一些成分,例如麻黄碱类的成分,在合理的剂量范围内对缓解人的感冒症状肯定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超量使用,甚至是滥用的话有可能会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导致精神异常。

3、司机、高空作业工人等需要保持注意力的工作人群,应该避免使用含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以免嗜睡、疲劳、乏力。胃肠道功能较差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以免刺激肠胃。甲亢、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应该谨慎使用含有伪麻黄碱等血管收缩成分的感冒药。4 岁以下儿童,则尽量不要选择含有伪麻黄碱、右美沙芬等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孕妇感冒药当中的很多成分在孕期是慎用或禁用的,用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毛振坤 河南省人民医院 药学部 主管药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