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颇高的恶性肿瘤,给众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不过,早期发现肺癌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故而,知晓肺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策略对大众,特别是高危人群极为关键。
二、肺癌高危人群
肺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长期大量吸烟者(吸烟指数超 400,二手烟暴露也算),其患癌风险极高;有肺癌家族史者,遗传因素可能致其更易发病;长期接触石棉、氡、砷、铬、镍等致癌物质的职业人群,如矿工、石棉工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纤维化等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肺部组织长期受损修复易癌变。高危人群需格外重视早期筛查。
三、早期筛查方法
(一)低剂量螺旋 CT(LDCT)
LDCT 是肺癌早期筛查首选。它比普通 CT 辐射剂量低,却能清晰呈现肺部微小结节,这些结节可能是早期肺癌迹象。例如,早期肺癌在 LDCT 图像上常呈肺部小结节影,直径仅数毫米。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 LDCT 检查,有助于及时察觉潜在病变,把握早期诊疗契机。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由肿瘤细胞产生或机体对肿瘤反应产生,可在血液、体液中检测到。肺癌常用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 - 1)等。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肺癌,但并非绝对,肺部炎症、良性肿瘤等也可能致其轻度上升。所以,肿瘤标志物检测多作为辅助手段与 LDCT 联合应用。
四、诊断策略
(一)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
若 LDCT 筛查出肺部结节,需进一步影像学评估。胸部增强 CT 可更精准显示结节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及与周边血管、组织关系。恶性结节边缘多不规则,有毛刺、分叶,内部或有血管穿行;良性结节则边缘光滑、形态规则。据此可初步判断结节良恶性倾向,为后续诊疗提供关键依据。
(二)病理活检确诊
病理活检是肺癌确诊“金标准”。对于肺部可疑结节或肿块,获取组织病理检查方式多样。支气管镜检查适用于中央气道附近病变,医生可借此观察支气管内情况并取样。周围型肺部病变可采用经皮肺穿刺活检,在 CT 或超声引导下穿刺取组织。病理检查能确定肿瘤类型,如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等,不同类型肺癌治疗与预后各异。例如,腺癌和鳞癌属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以化疗和放疗为主。
(三)其他检查辅助分期
确诊肺癌后,需其他检查确定肿瘤分期以制定治疗方案。全身骨扫描可查骨转移;腹部超声、CT 或磁共振成像(MRI)可检肝脏、肾上腺等腹部器官转移;头部磁共振成像(MRI)可排查脑转移。若肺癌已远处转移,如脑转移、骨转移,治疗侧重全身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以控肿瘤进展、缓症状;若肿瘤局限肺部无远处转移,手术切除可能是首选。
五、筛查与诊断注意事项
筛查与诊断时,莫因恐惧结果而拒筛,早期发现对肺癌治疗意义重大。应选正规医疗机构,确保设备与技术精准。检查时如实告知医生病史、吸烟史、家族史等,助其准确判断。若发现异常,勿惊慌,积极配合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六、结语
肺癌虽可怕,但早期筛查与准确诊断可大幅提升治疗成效,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高危人群务必重视定期筛查,普通人群也应了解肺癌知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致癌物质、勤锻炼等预防肺癌。让我们携手增强肺癌防控意识,守护自身与家人健康。
(邢超超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