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以往大家多认为它只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实际上,中年人、年轻人,甚至是年龄更小的人也可能会发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脑卒中的识别和预防比它的治疗更为重要,通过本文来详细了解卒中中的识别和预防。
一、快速识别早期脑卒中
BE FAST前五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最后一个字母则是提醒一旦出现以下任意一种卒中症状,请勿等待症状消失,马上拨打急救电话、立刻就医。
“B”——Balance:指平衡,有没有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指眼睛,有没有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指面部,有没有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指手臂,有没有手臂突然无力或麻木。
“S”——Speech:指语言,有没有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指时间,及时记录发病时间。
二、脑卒中的预防
1、控制好三高
1) 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血压越高,脑卒中就越容易发生。如果得了高血压,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2) 糖尿病会对全身血管系统造成广泛损伤,增加发生脑卒中的风险。糖尿病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应提高警惕,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3) 高血脂,血脂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把血脂管理好,对降低脑卒中风险相当关键。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直接关联,是引发脑卒中的重要原因。
2、调整生活方式
1)戒烟限酒:戒烟可显著降低卒中的发生风险。饮酒要适量,避免长期大量饮酒。
2)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低盐饮食,控制每日盐的摄入量。
3)适量运动: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增强肌肉力量。
4)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肥胖。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
5)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
3、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不仅能及时发现可能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还能监测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有相关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更应定期体检。通过体检,可及早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疾病,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发展快,后果也很严重。我们对脑卒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尽早识别,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既能减少脑卒中的发生,也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袁静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