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是孕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指的是在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前置胎盘不仅可能导致孕期出血、早产等严重并发症,还可能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因此,了解前置胎盘的相关知识,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一、前置胎盘的定义与分类
前置胎盘是孕期特有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定义是在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前置胎盘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和低置胎盘。完全性前置胎盘指的是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部分性前置胎盘是指胎盘部分覆盖宫颈内口;边缘性前置胎盘是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下缘达到宫颈内口,但没有超越宫颈内口;低置胎盘则是指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边缘距宫颈内口小于2cm。
二、前置胎盘的成因
前置胎盘的成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胎盘形态异常:如副胎盘,即除了正常的胎盘以外,还有一个小一点的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或宫颈口;胎盘面积过大:如膜状胎盘,胎盘过大延伸至子宫下段;子宫内膜病变或受损:如剖宫产、子宫手术、多次流产、刮宫、产褥感染、盆腔炎等,这些操作或疾病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影响胎盘的着床位置;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下段,进而发育成前置胎盘;其他高危因素:包括宫腔操作史、高龄妊娠、多次孕产史、孕妇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吸毒)、双胎妊娠、子宫形态异常等。
三、前置胎盘的症状与诊断
前置胎盘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间,常表现为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最初的出血量通常很小,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出血量可能逐渐增加。除了阴道流血外,前置胎盘还可能伴有贫血、脸色苍白等症状。当大量出血时,孕妇可能出现休克、胎儿缺氧、窘迫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诊断前置胎盘主要依赖超声检查。经腹超声可准确判断胎盘位置,而经阴道超声能够更准确地确定胎盘边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预测前置胎盘是否并发胎盘植入,提高诊断准确性。此外,磁共振成像(MRI)也可以辅助诊断前置胎盘,尤其在诊断后壁胎盘时比超声更具有意义。
四、前置胎盘的处理方法
前置胎盘的处理方法因孕周、类别和母婴情况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
期待疗法:适用于阴道出血量不多、一般情况尚好、妊娠在35周前、胎儿未成熟的孕妇。孕妇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肛诊和阴道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治疗。争取将妊娠延迟至37周,胎儿成熟时再结束妊娠。
药物治疗:对于出血量不多、一般情况尚好的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沙丁胺醇(硫酸舒喘灵)松弛子宫平滑肌,直至孕37周停药。需注意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患者禁用,患低钾血症的患者需要慎用。
子宫颈环扎术:对于低置和边缘性前置胎盘,采用子宫颈环扎术可以约束子宫颈的延伸,减少或限制胎盘与子宫壁分离引起的出血,降低子宫肌纤维的张力,为胎儿的发育提供良好的空间。
人工破膜:适用于边缘性或低置性前置胎盘、出血不多、已过37孕周、子宫口较松弛的经产妇。通过人工破膜,可以促使胎先露下降,对胎盘的前置部分产生压迫,从而有效控制出血。同时,人工破膜还可以作为引产手段,以期在短时间内发动子宫收缩,顺利结束分娩。
剖宫产术:是前置胎盘的主要治疗方式和重要的抢救措施。对于出血活跃、不适宜期待治疗或期待治疗失败、出现大出血或母儿并发症等情况,通常需立即进行剖宫产以终止妊娠,从而挽救母体和胎儿的生命。
五、前置胎盘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虽然前置胎盘的确切成因尚不清楚,但孕妇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其发生风险: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如贫血、感染等;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吸毒等,这些习惯可能增加前置胎盘的发生风险;合理避孕: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次数,从而降低子宫内膜受损的风险;注意孕期营养:保证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提高身体免疫力。
对于已经确诊为前置胎盘的孕妇,应注意以下事项:
减少活动: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避免剧烈活动和性交;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饮食调理:多食含铁较高食物,如枣、瘦肉、动物肝脏等预防贫血。长期卧床者应适当肢体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密切监测:定期产检,密切关注出血情况、贫血程度以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六、结语
前置胎盘是孕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对母婴健康构成威胁。然而,只要我们足够重视,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就能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每位准妈妈和家人都应了解前置胎盘的相关知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孕妇在孕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定期产检,确保母婴安全。
(于海萍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产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