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骨伤与筋伤的区别与治疗:专业中医师带你了解骨伤治疗的关键

2024-08-12 23:2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跌打损伤,其中以骨伤和筋伤最为常见。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对骨伤和筋伤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本文将带领大家了解中医骨伤与筋伤的区别及其治疗关键,以便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正确应对。

二、中医骨伤与筋伤的区别

1. 概念区别

骨伤,顾名思义,是指骨骼受到外力作用导致的损伤,如骨折、脱位等。筋伤则是指筋肉、韧带、肌腱等软组织受到外力作用导致的损伤,如扭伤、拉伤等。

2. 症状区别

骨伤的症状较为明显,如骨折时会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脱位时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而筋伤的症状相对较轻,如扭伤时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但一般不会出现畸形。

3. 治疗区别

骨伤治疗以复位、固定、康复为基本原则,注重骨骼的恢复。筋伤治疗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原则,注重软组织的修复。

三、中医骨伤治疗的关键

1. 正确诊断

骨伤治疗的前提是正确诊断。中医诊断骨伤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合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及程度。

2. 复位

复位是骨伤治疗的关键步骤。中医复位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器具复位等。手法复位要求医师熟练掌握复位技巧,力度适中,避免二次损伤。复位后,要检查骨折对位情况,确保复位成功。

3. 固定

固定是保证骨折部位稳定,促进愈合的重要环节。中医固定方法有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等。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

4.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骨伤注重内外兼治。内服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为主,如桃红四物汤、续断接骨汤等。外用药以散瘀止痛、舒筋活络为主,如伤科灵、跌打丸等。

5. 功能锻炼

骨伤后期,功能锻炼至关重要。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四、中医筋伤治疗的关键

1. 早期治疗

筋伤早期,宜采用冷敷、压迫、抬高患肢等方法,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同时,可内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如三七伤药片、复方丹参片等。此外,中医还提倡在伤后24小时内进行轻微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粘连,但切忌过度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2. 中期治疗

筋伤中期,局部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此时,可采取按摩、针灸、拔罐等疗法,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按摩时应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新的损伤;针灸治疗则可选择局部阿是穴、合谷、太冲等穴位,以调和气血,缓解疼痛。同时,可外用伤科灵、跌打丸等药物,以增强治疗效果。

3. 晚期治疗

筋伤晚期,肿胀和疼痛基本消失,但可能出现局部粘连、关节僵硬等症状。此时,应加强功能锻炼,配合按摩、针灸等疗法,促进软组织修复。功能锻炼应以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关节灵活性。在锻炼过程中,可以结合中药熏蒸、药浴等外治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疤痕组织,进一步恢复关节功能。

此外,中医在筋伤治疗中还注重饮食调养,建议患者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同时,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康复进程。通过综合治疗,筋伤患者可以达到满意的康复效果。

五、结语

中医骨伤与筋伤的治疗各有侧重,但都强调内外兼治、整体观念。了解骨伤与筋伤的区别与治疗关键,有助于我们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减轻病痛,促进康复。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还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灵活运用中医理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自身的调养与功能锻炼同样重要,只有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李青伟 洛宁县中医院 中医疼痛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