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CU中的“营养密码”:重症患者的个性化饮食调配

2024-12-21 13:3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营养支持不仅是治疗的一部分,更是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往往无法正常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个性化饮食调配成为ICU患者营养支持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ICU中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饮食调配原则、个性化饮食方案以及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

一、ICU患者的营养需求

在ICU中,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与普通人群存在较大差异。由于病情危重,患者往往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显著增加。同时,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措施的影响,患者的胃肠功能可能受到损害,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因此,ICU患者的营养支持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能量供给

重症患者的能量需求通常高于普通人群。根据病情和体重,医生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能量供给方案。一般来说,早期供给20kcal(kg·d)~25kcal(kg·d)的能量,稳定后应逐渐增加至30kcal(kg·d)~35kcal(kg·d)的能量供给。

2. 蛋白质供给

蛋白质是身体组织合成和修复的重要原料。ICU患者由于疾病和治疗的影响,蛋白质需求显著增加。一般来说,蛋白质供给量应占总能量的15%~20%。同时,应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牛奶、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

3. 脂肪供给

脂肪是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ICU患者的脂肪供给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同时,应优先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如茶油、橄榄油、玉米油等,避免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4. 碳水化合物供给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供能营养素。ICU患者的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应占总能量的56%以上。同时,应避免过多摄入简单糖和精制谷物,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薯类、蔬菜等。

5. 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和治疗措施的影响,往往存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因此,在营养支持中应特别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如维生素C、维生素D、钙、铁等。

二、ICU患者的饮食调配原则

ICU患者的饮食调配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个性化原则

ICU患者的病情复杂多样,营养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饮食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情以及治疗计划等,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2. 易于消化吸收原则

ICU患者的胃肠功能可能受到损害,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因此,在选择食物时,应优先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流质、半流质饮食等。同时,应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3. 营养均衡原则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需要满足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的需求。因此,在制定饮食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各种营养素的平衡供给,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营养支持。

4. 安全性原则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需要确保安全性。在选择食物和营养制剂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避免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三、ICU患者的个性化饮食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ICU患者的个性化饮食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肠内营养液

肠内营养液是一种无菌的匀质液体,各项营养素成分明确,可以有效满足患者的能量供给需要。肠内营养液包括完整蛋白型、预消化型和疾病特异型等不同类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方。例如,能全力是一种通用型肠内营养剂,适合包括糖尿病患者在内的广泛患者群体。

2. 混合奶和匀浆饮食

混合奶和匀浆饮食是将多种食物混合在一起打成匀浆状,通过胃管或鼻饲管注入患者胃内的一种饮食方式。初次或第一天饮食时,建议使用米汤、果汁等无渣饮食,以减少腹泻或乳糖不耐受的风险。随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包含牛奶、鱼、肉、水果、蔬菜等食品的匀浆饮食。这些食品去刺和骨后制成稀糊状,易于消化吸收。

3. 高蛋白半流食

高蛋白半流食适合放化疗期间合并食欲减退、厌油腻、味觉改变、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这类食谱应清淡、细软、易消化,并可使用天然食材如番茄、菠萝、柳橙、柠檬、薄荷等来调味,以促进食欲、增加摄入。

4. 少渣半流食

少渣半流食在半流食基础上限制进食粗杂粮、绿叶菜、菌菇等多渣的食物,适合胃肠肿瘤术后2~4周饮食过渡期,胃溃疡、消化道出血恢复期,腹泻等患者。

5. 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不能过多进食,患者需要根据血糖的情况,严格控制饮食。搭配就是50%淀粉,即米饭类,加上50%肉食,如猪肉、鸡、鸭等。人体50%的能量来自淀粉,50%的能量来自肉类。一般重症患者每日的总糖量应不超过250克,具体摄入量视血糖、年龄、体重等而定的。

6. 低蛋白饮食

通常是指限制蛋白质供给量的饮食,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20g到40g克之间,可以使病情得到改善。在限量范围内要求适当选用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虾等;除此之外需要获得更多的必需氨基酸,有利于纠正体内氨基酸的不足。一般用于急性肾炎、尿毒症、肝功能衰竭的病人。

四、ICU患者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ICU患者的营养支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评估营养状况

在进行营养支持前,需要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这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肌肉量、脂肪量、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的检测和分析。通过评估营养状况,可以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营养风险,为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提供依据。

2. 监测营养指标

在进行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这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肌肉量、脂肪量、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监测营养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营养支持。

3. 预防感染

ICU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在进行营养支持时,需要注意预防感染。这包括定期更换胃管或鼻饲管、保持口腔清洁、定期监测体温和白细胞计数等。同时,在选择食物和营养制剂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避免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 监测胃肠功能

ICU患者的胃肠功能可能受到损害,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在进行营养支持时,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胃肠功能。这包括胃排空时间、肠鸣音、大便性状等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监测胃肠功能,可以了解患者的消化吸收情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营养支持。

5. 心理支持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环境陌生等因素,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在进行营养支持时,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这包括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担忧、提供情感支持等。通过心理支持,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五、结语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通过个性化饮食调配和全面的营养支持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然而,营养支持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性。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ICU患者的营养支持将会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为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提供更好的保障。

(王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综合重症监护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